农村环保纳入官员考评,好
2009-4-11 14:18:00 022net.com
简要内容:环保部昨日透露,今年将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并在部分城市开展考核评价试点工作。我国有将近10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城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环保部昨日透露,今年将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并在部分城市开展考核评价试点工作。考核拟采取环保部和省级政府对接的考核机制,省级政府以下的考核工作,将由各省级政府负责。(4月4日新京报)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已是刻不容缓。期待环保部此举,能对农村环保产生有力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今天已是有目共睹。农村环境的恶化,一方面是因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造成污染,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未得到处理,而除了这些因素,农村环保问题更凸现了城市凌驾于农村的自利心态。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城市的污水、垃圾通过各种途径流向农村地区,使乡村成了城市的“污水池”、“垃圾场”。更令人忧心的是,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在污染面前毫无抵挡之力。
我国有将近10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城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且不说社会公平不允许城市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改善城市环境,更何况农村环境恶化了,城市还能“洁身自好”──用污水浇出的农产品,城里人吃了,会有益健康吗?今天每个城市都很注重自己的“城市形象”,宣称要打造“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提高城市的亲和力。城市形象确实要花大力气塑造,“人文城市”更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但是不是“人文城市”,城市形象如何,也不只是看一个城市马路有多宽,大楼有多高,景致有多美;农村的生态如何,水是不是清,天是不是蓝,恰也正是检验一个城市“人文”如何、“魅力”几多的尺度。
发展要讲GDP,然而这个GDP,应是“绿色GDP”;为官执政要讲政绩,然而这个政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尺。这些道理当然要讲,但是仅仅讲通理是不够的。除了教育,更要靠机制,机制最管用。这个机制,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不仅是考核干部的工作实绩,而且更是干部从政的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环保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正是引导各级干部更好地把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但关系到能不能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出一个干部的工作实绩,更关系到干部政绩观的正本清源。 (奚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