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4-08 07:57:28
新一轮医改正式起航。《意见》和《方案》能否保证医改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强调,深化医改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不仅要把握住改革的总体方向,还要注意制度的细节完善和对政策执行的监督规范,以避免走弯路甚至是偏离航向。 公立医院改革:公益性和积极性“两难”? “公立医院改革是最大的难题。”参与多次医改政策制订的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说,能否调动医务人员“维护公益性”而非创收的积极性,是公立医院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他说,公立医院如果全部由政府投入,这虽能最大程度体现公益性,但是目前国家财力不允许,同时还有可能“养懒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认为,公立医院改革在完善补偿机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必须探索新的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积极性,如建立竞争性的人事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等,用管理手段来解决医疗服务的效率问题。 公共卫生服务:如何避免“走过场”? 《意见》及实施方案中明确,要“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我国还将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刘新明说,公共卫生服务要发挥作用,首先需要有机制让“预防”做起来。因为公共卫生服务不像治疗那样在短时间内见效,所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确保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并起到实效,而不是“轰轰烈烈一阵子,热热闹闹一会子,过后又恢复老样子”的“走过场”。刘新明指出,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重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基本药物制度:能否让药价“应声而降”? 《意见》中明确,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但是基本药物目录如何建立?如何保障它的生产和供应?这一系列问题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用基本药物制度真正解决“看病贵”问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针对药价虚高的问题,我国此前已对药品采取招标采购。然而由于“以药养医”机制的存在,出现了药价越招越高、廉价药一招就死的怪现象。 刘新明也指出,基本药物不等于便宜药、廉价药,而是临床必需的,使用方便,价格合理。而如何确保建立一条招标透明、定价合理、使用规范的完整链条,才是让老百姓享受到物美价廉药品、为其解决“看病贵”难题的关键。 “如果医院以药养医机制不改,就算通过招标来完成采购,一定会走回到只卖贵药的老路上来。”一位药企负责人表示,不切断医院和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就会面临重重阻碍。 来源:南方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