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28日 00:00:00 来源:新华网
郭立场
“入土为安”是国人的传统观念, 殡葬改革实施多年,火化对城里人来说早已不成问题,但对一些农村人来说却仍是个难题。土葬在一些乡村仍然盛行,既占用了耕地,也不利于“确保18亿土地红线”。
推行殡葬改革的目的是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习俗,节约耕地,保护环境。但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推行殡葬改革工作中,重火化轻治理的问题相当严重,一些群众将亲属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再次装棺埋葬,堆建坟头,大操大办,原来的丧葬陋习没有彻底改变,只是增加了遗体火化这一道程序。这样做不但没有省钱,反而增加了费用。
我国在殡葬体制改革方面,近年来做了不少工作,对殡葬市场也有所放开。然而,相当数量的地方民政部门将“准入审批权”转化为“经营独占权”,使得殡葬业的垄断坚冰仍未打破。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要求降低殡葬费用的呼声不绝于耳,百姓对这一行业也颇有意见,直呼“死不起”。有分析认为,现有殡葬管理体制既缺位又越位,才是造成殡葬暴利的元凶。当前需要尽快对殡葬业进行立法,防止殡葬垄断暴利。
殡葬改革是一场牵涉到每一个人的文化传统变革,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方式。我们不反对必要的对逝去的亲人的纪念性活动,但过度的纪念活动则是不合适的,尤其反对生前薄养、死后以厚葬的方式来博取声誉。殡葬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改变落后的丧葬方式,因此,政府部门在制订、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要考虑民众的容忍度和承受力。
要改变目前殡葬业垄断的局面,尽快适应人民群众对殡葬业这一特殊服务的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殡葬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