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捐款多少一度成为老百姓评价企业形象的标准,许多网站还做了一个 “捐款排行榜”,万科董事长王石因为自己的一番“直言”而遭全国网友的炮轰。企业做大了,社会责任感与企业形象成正比,这是必然的因果。虽然不能以捐款多少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但如果一个大企业的捐款远远低于公众的期望值,自然有损企业形象。
同样的道理,人们也许不关心500万大奖得主是否会捐款,但5000万大奖得主对待慈善事业的态度,必然会引起大家的争论,因为这个奖太大。
诚然,一个人暴富以后,不管财富是通过勤劳致富还是靠 “天上掉馅饼”得来,是否去做慈善,别人无权干涉。但如果他成了新闻人物,就是公众人物了,别人就有议论的权利。这个“议论”的权利与他“不捐款”的权利是对等的。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公众议论的心理,应该很有意思。有的可能是因为自己买彩票十几年都不中,人家一中就是5000万,心里有点不平衡。就像四个人打牌一样,如果一人赢了钱,其他三人认为赢钱的人请一顿饭是天经地义的。有的可能是出于一种“仇富”心理。
而更多的可能是出于一种期盼,期盼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能多得到一些关照。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便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先富起来的人身上。
话又说回来,即使5000万得主捐几万或十几万出去,对那些弱势群体又能有多少帮助呢?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所以,我们国家发行福利彩票,在2元钱的福利彩票中,有7角钱是公益金,而公益金的用途就是“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至于大奖得主是否在领奖后再捐款,社会公众也好,福彩发行机构也罢,并没有就此提出要求。
对于大奖得主来说,捐款,只不过是一种态度,求一个心安。不捐款,也是理所当然,旁人也毋需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