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修博物馆 真是"不差钱"?
2009-03-24

发布时间:2009-03-24 08:17    来源: 荆楚网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方案获得通过。据悉,博物馆占地27平方公里,投资23亿元,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届时,游客可通过地面交通、水上游线及空中索道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天府早报》3月23日消息)

  修建一座地震博物馆,对失去的人们表示哀悼,让生还者不忘灾难,牢记教训,可以说很有必要。而从另一方面讲,修建地震博物馆,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理解为灾后重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当地政府积极筹措修建地震博物馆,无论如何都不应抱有质疑乃至批评的态度。问题的关键是,与事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恢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投资相比,地震博物馆的建设,是否可以喧宾夺主?

  根据3月3日四川在线消息:记者从四川省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资金总缺口约63亿元,截至2月27日,全省在建及竣工项目522个,占规划的12.65%,工程进度相对缓慢。灾后重建的规模之大以及任务之重显而易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政府宣布投资一次性23亿元建设一座地震博物馆,似乎多少有些轻重缓急不分,也很难让更多的人接受和理解。

  仅仅只是医疗机构的重建,资金缺口就达63亿,诸如交通、通信、电力、供水、校舍、民居等等基础设施,不说发展,即使是恢复到原有正常状态,其难度可想而知,资金缺口也绝不是个小数目。一方面,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团体与个人,纷纷解囊捐款捐物,真心实意地帮助灾区重建。当地政府也在不断“呻吟”,诉说重建之难。一方面,对于修建一个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旅游配套项目,却似乎丝毫不见一点作难的意思,大笔一挥,23亿似乎根本就不算什么,很有点“不差钱”的感觉。如此对比,很难不让人感到心寒与气愤。

  一个饿肚子的人,别人好心施舍你一点钱。拿着别人的善心,不想着去买点种子或者先填饱肚子,解决实际问题,却拿去先买瓶脂粉回来,打扮臭美一番。个人形象固然重要,可比起饿肚子来说,如果连基本的轻重缓急都分不清,岂不悲哉?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长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