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久耕落马 反思还在继续
2009-03-24

2009年03月24日 00:00:08  来源:新华网 

    郭广礼

    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终于“落马”。

    对于周久耕其人其事,相信网民并不陌生,在房价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抽上天价香烟、戴名贵手表而被网民称为“最牛房管局长”者,就是他。

  “往事不堪回首”,想当初,抽天价香烟的周局长是何等潇洒、风光;现如今,可能身陷囹圄的他却又是何等的后悔不已。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有蛛丝马迹在,真相终将大白。

    随着时光的流逝,周久耕终将逐渐淡出网民的视野,但其警示意义却值得人们深思。

    其一,纪检等监管部门应重视网络的力量。近年来,随着网民人数的迅猛膨胀,网络监督力量势不可挡。纵观这起事件,网络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初,周久耕仅仅因“查处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不当言论而遭质疑,但随着他抽天价烟、戴名表被网友曝光,周久耕便迅速“走红”网络;纪检部门介入后,网民关注度更是有增无减,各种评论报道也是铺天盖地,这无形中增加了纪检部门的压力,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进展。

    其二,纪检部门不要坐等举报,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纪检等部门是监督干部的重要力量,在调查涉嫌违法违纪干部时,理应走在前面。遗憾的是,对于周久耕事件,最先发现的却是普通网民而非纪检部门,这就值得反思。当然,纪检部门也许受人手少等客观因素限制,在调查问题官员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但如果在类似问题上,屡屡出现这种监督滞后现象,则多少也难逃懒政之嫌了。

    其三,要防范一些吸取周久耕教训的干部的“低调”行为。从去年12月算起,周久耕事件已4个月有余,想必许多干部都已知晓其来龙去脉。如果一些“有问题”干部汲取了周久耕的教训,在各种场所表现得不再摆阔、张扬,而是“低调”做人,“廉洁”行事,那么,老百姓发现其蛛丝马迹的难度无疑会加大。

    周久耕倒下了,但“问题官员”依然存在。如何彻底查处这些贪官,推动我国反腐建设顺利进行,并最终建设一个高效、廉洁人民政府形象,纪检等部门务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切莫辜负百姓的殷切期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