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有理 散漫无罪” 到琅勃拉邦慢慢变老
2009-3-9 来源:人民网

简要内容:琅勃拉邦,当轻启双唇念出这座城的名字,你会获得莫名惊艳的美感。这不禁让人生出了朱丽叶式的感叹:湄公河啊湄公河,你为什么要叫做湄公河,假如你不在杜拉斯笔下的印度支那,却又怎能让人如此魂牵梦萦?
琅勃拉邦,当轻启双唇念出这座城的名字,你会获得莫名惊艳的美感。
在乍暖还寒的喧嚣时节,在阳光、庙宇、湄公河、慢生活中,放逐自己奔波许久的魂魄吧。
老挝有个銮佛邦
在黎明的清冷中,一辆当地人开着的Tutu车——大体相当于天津人说的“狗骑兔子”和东北人说的“三蹦子”,拉着几位世界各地的游客开到了湄公河边。“哇,銮佛邦终于到了耶!”一对香港夫妇指着那本繁体字的旅游指南,很是兴奋。
也就一袋烟的功夫,双脚就丈量了这座小城的几乎全部距离。才发现不是港台同胞矫情,“銮佛邦”恐怕真是比琅勃拉邦来得更加信达雅和音义兼备。巴掌大的地方,满打满算也就千余所房子,有名的庙宇就30多座,甚至连当地人指路也都是以附近的庙为基准点的。
甚至就连市中心的旧王宫国家博物馆(门票30000kip)里,最宏伟壮观的也是一座供奉佛祖和蛇身守护神那迦的金銮殿,王宫正殿却低调朴素得像座配楼。不过据说这座旧王宫是19世纪末法国人帮助末代国王修建的,因此仔细观之,这座也就是中国古代县衙大小的王宫竟然是地道的西方美术学院风格。末代国王的生平在这里还原,而领略完这座佛都的一缕凡尘,前方除了庙,还是庙。
琅勃拉邦全城一共也就5万多人口,和尚居然占了十分之一。但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们会像中国某些寺庙里的僧人那样店大欺客——在这里,几乎所有男性年轻时都会被送去出家几年,而对于大部分平民子弟而言,当和尚是他们受教育的唯一机会,接触游客更是其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所以他们的热情主动有时会让远道而来的年轻女游客有些不适应。
琅勃拉邦的绝大部分寺庙都是不收钱的,只有地位崇高的香通寺例外(门票20000kip)。
Wat Xieng Thong原意是“都城的金色寺庙”,历代王室的骨灰坛存放于于此。而占据了湄公河和南康江交口这样最好位置的香通寺,也号称小乘佛教世界最美丽的寺庙。
其实,比它更金碧辉煌的寺庙有的是,但主殿后墙上的那幅“生命之树”却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老挝人用不熟练的英语说,这棵树是用宝石和琉璃如马赛克般拼嵌而成的,虽然部分游客不难发现,材料的组成不乏廉价的玻璃,却一样为之赞叹。因为,奢侈不一定能成就美丽,而美丽却一定很奢侈。
懒惰有理,散漫无罪
而寺庙之外的琅勃拉邦,则呈现出一种法国的东南亚风情,总之,这里的市井风景几乎完全符合“印度支那”一词的定义。普西山北麓的老城区,所有除了寺庙的房子都是19-20世纪留下的法式大宅,几乎全未拆改,这也是这里入选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因。
而那些高高的落地长窗、高高的天花板、大小皆宜的阳台和色彩鲜亮的墙壁,也确实很适合热带地区,良好的通风和百叶窗遮蔽了阳光后留下的阴凉,使得空调发明以前的年月里人也不必生活得很辛苦。况且,法国式的房子适合几乎任何娱乐活动,比如开餐馆、开旅店、开画廊、开酒吧、开咖啡店、开按摩院、开狂欢派对……你只管数下去。琅勃拉邦人现在就是这么干的。
因此,这样的地方不消得说本身就有一种迷人的懒散气息,每天要费心安排点什么活动简直就是罪孽。早上在市场花10000kip买上一个蔬菜、烤鸡肉、豆腐、老挝蜂蜜俱全的,号称世界上最好吃的法棍三明治,当然还有一杯老挝咖啡。然后像个古希腊哲学家般漫无目的的游荡就开始了,觉得哪家按摩店不错就进去坐坐,看见拐角有间寺庙就溜达去看看。累了就一手拿着杯鲜打的芒果或者木瓜shake、一手拿着本小说,在街边的长椅上享受日光浴。
到傍晚实在闲得无聊了,合计着是不是该上全城制高点——普西山去看看。好在这座只有百米高的小山对于爬过香山、长城的人来说,那就是毛毛雨。但花了20000kip上山之后,却发现山顶上和尚、当地孩童和外国背包客做的事情通常也是那一件——对着夕阳继续发呆。
在普西山看罢了日落下得山来,就可以考虑晚上的饭辙了,不用在傍晚问路,饭菜的飘香就可以让你找到湄公河边。一家连着一家露天餐厅此时华灯初上,当地香料、肉碎、生菜和糯米饭组成的laap是不可不试的老挝美食,再来上两串香茅烤鸡或烤鱼,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比“雪花”口感壮了许多的laos beer——这样一顿像样的饭人均约50000kip。如果你只顾得上大快朵颐那绝对是亏了,因为此时的晚霞、渔舟和远山一起组成了最美的湄公河。这不禁让人生出了朱丽叶式的感叹:湄公河啊湄公河,你为什么要叫做湄公河,假如你不在杜拉斯笔下的印度支那,却又怎能让人如此魂牵梦萦?
琅勃拉邦城里一早一晚会发生两件令游客兴奋的事情。早上那桩是占全城十分之一人口的和尚们的化缘,晚上那桩则是在全球来说规模和精彩程度都数一数二的地摊夜市。
化缘原来如此容易
即便再懒的游客,也起码会有一个早上忍着夜夜laos beer的宿醉爬起来。因为这座城市里一早一晚会发生两件令游客兴奋的事情。早上那桩是在每天日出时,当富有老挝特色的公鸡打鸣之后,晨钟从全城各个角落的寺庙响起,本地的老百姓和外来的善男信女会在Sisavangvong大街边铺上草席,然后跪在那里,捧上一包包的糯米饭等着和尚们出来化缘。
而占全城十分之一人口的和尚们果然不是盖的。他们从各个寺庙里出来,排成一行行的队伍,每人腰里挂一个饭钵,列队走过跪在街边的信众面前,让他们一人一把地往饭钵里面装米饭。
没人能空手而归
随便找点什么事情就晃过了一整个白天之后,琅勃拉邦更为庞大的晚间节目终于要开场了。当时钟指向晚上五点,周边村镇的居民就借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赶来琅勃拉邦,涌入旧王宫门前的那段Sisavangvong大街支起自己的摊子,成就了一个在全球来说规模和精彩程度都数一数二的地摊夜市。
其实照理说,琅勃拉邦的夜市从客源上讲绝对是不足的,每天就算全琅勃拉邦城的外国人一起出动,人数也没有摆摊的多;这里的货品大部分是重复的,如果能像数学那样合并同类项,那么这里的数百个摊位大概会精简到大约20个;然而,这里的摊主却具备全球一流的专业水准,有竞争有合作,最终的结果是使得几乎没有一个外国人能空手离开琅勃拉邦。
讲价的痛苦
但琅勃拉邦地摊上的东西有些可真漂亮,比如独特的老挝手工丝绸,图案和设计都是别处没见过的,最关键的是价格比杭州低的不是一星半点,许多人抱着“当个玩意儿”的心态就买回家了。还有纸灯笼、手工棉织品、小玩具等,别看老挝人不富裕,但在制作产品的想象力上却一点不差。当然,值得带回去的还有老挝咖啡、茶这些土特产。所以不少背包客来的时候背囊还未及肩,走时已经比人高了。
而试图和这里摆摊的小姑娘讲价则是件痛苦的事情,她们绝不像国内批发市场那样招徕顾客让你心烦,就在那里坐着也不说话,你上来问价她才拿着计算器比划,但一直忽闪着大眼睛看你就是一道杀手锏。而更要命的是,这里除了中国人,其他游客几乎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习惯。不过万幸的是,据当地华侨讲,比起邻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小贩的屠刀要轻得多:基本上能砍下四分之一的价格,就已经很划算了。
tips:
1、昆明到琅勃拉邦有不定期直达航班。但从天津出发,还是购买东航MU5712/MU751从北京经昆明到万象的联程航班最为划算,3月含税往返价格应在5200元左右。
2、琅勃拉邦酒店和旅舍几乎都集中在市中心的Sisavangvong大街和湄公河之间的不大区域内。酒店价格标准间约合30~50美元/天,旅舍约18美元/天左右。
(千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