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金到哪里去了?
来源:公益中国网 作者:潘军强

一天张老伯跟我讲他村里发生的一则故事:
张老伯村是个茶乡,村里一集体茶山准备对外承包,三个农民都想拿到承包权而去拜访了村长。
农民A来到村长家,从身上掏出一包“大前门”牌香烟(10元/包)递了一根上去,哪知村长连忙摆手说:“戒了……”
农民B来到村长家,从身上掏出一包“大红鹰”牌香烟(20元/包)递了一根上去,这次村长接过烟抽了起来……
农民C来到村长家,从身上掏出一包“大中华”牌香烟(60元/包)递了一根上去,这次村长高兴地接过烟抽了起来,边抽边让家人为C泡上一杯好茶……
后来,C获得了承包权。
张老伯说村集体的大礼堂、加工厂、小木厂……都买了,还有上级部门拨付的水利建设资金,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
为何“大前门”“大红鹰”敌不过“大中华”?如何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平等的承包经营权?如何避免公权利与利益的挂钩?如何保护农村集体资金的流失?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如果没有民主监督和有效的制衡机制,“集体”就会异化成为独立于农民之外的一个单独的利益主体,由村干部掌控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和转让权,集体经济就蜕变为“干部经济”。
因此,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完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严格制止非法侵占、挪用、转移村集体资金等行为,确保集体资金不流失,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和农村社会稳定已是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