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周娜娟
又逢3月5日,46年前的这一天,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使雷锋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为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的专门日子。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是否还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无法回避。
雷锋精神是一种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行为范例。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不能只靠硬性的法制规则规范,还需要柔软的道德与精神的粘合。雷锋精神就是粘合硬的社会砖瓦之间的软水泥,起着润滑、调节社会关系,引导价值取向作用。从这个角度讲,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有人说雷锋精神是道德制高点,可望而不可及,不能拿来苛求普通人。但实际上,雷锋精神不过是基本的做人做事准则。
工作上,雷锋精神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雷锋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在他22年生命中,雷锋做过公务员、开过推土机,做过汽车兵,雷锋不挑剔工种,每份工作都做的有声有色,热火朝天。相较之下,我们生活中的某些同志,尸位素餐,占着岗位不办事,欺下媚上,对领导春天般温暖,对百姓冬天般严寒,和雷锋一比,这些同志都可以直接下岗回家再改造了。
生活上,雷锋精神是关心群众,诚心实意。有句形容雷锋的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虽然有夸张之处,但雷锋热心做事,真诚待人是出了名的。他自己省吃俭用把钱寄给受灾群众、困难战友,在火车站帮不认识的大姐买票。他眼里没有高低之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地震中给灾区捐款的乞丐,经济寒潮中给员工加薪的马云,把个人财富捐献给社会的比尔·盖茨,都是眼中有民众的活雷锋。但还有一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不顾人民死活,抽天价烟、开豪华车,建豆腐渣工程,挖黑心煤矿,对民众不理不睬,官架十足,在这些人心中,金钱权势的地位远高于人民。
作风上,雷锋精神是不慕名利,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取得成绩后,雷锋在日记中写下:“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相较之下,当下有些干部,热衷于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好大喜功,豪不低调,专门高调。不是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工作,而是爱做表面文章,热衷剪彩露面,做点芝麻大的事恨不得夸成西瓜。
这样看来,雷锋精神在现代可以解读为,拿了工资,对得起岗位;受益于民,谦虚感恩;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让雷锋精神回归现实,回归人性,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真心为民,才是雷锋精神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