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03日 15:27:51 作者:李仙正
3月5日,年复一年,春暖大地。我们又迎来了开展“学雷锋”活动46周年的纪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活雷锋”就在我们的身边,这证明我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结出了硕果。但问题的关键是,雷锋的精神是需要的,做好事也是值得倡导的。可并非为了做好事而“学雷锋”,或者为了“学雷锋”而做好事,做好事不一定就非要等到“学雷锋”。
笔者记忆犹新,有个敬老院,几乎每年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期间,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活雷锋”。小学生带着礼品和文艺节目慰问孤寡老人,个体劳动者协会组织人员上门为老人义务理发,卫生医疗单位青年志愿者派出服务队为老人们义诊,街道、社区、企业、团体也派人来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补衣被……这些都是必要的,它弘扬了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和传统美德。但换个角度来看,假如这一天敬老院里正好没人生病,没人需要理发,不需要打扫卫生和搬煤气,那么,“活雷锋”就错过了做好事的良机,违背了“学雷锋”的本质意义。
做好事要等到“学雷锋”,不是说不好,一般也不会产生什么明显的不良弊端。但这样的“活雷锋”,往往容易造成“一阵风”,作秀含量高,做起好事来盲目性大,成本高,社会效果低。实际上,做好事也好比一个“供应”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谁确实困难就去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解决。而当年的雷锋同志正是如此,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把自己比作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其实,雷锋的真正价值在于他本身的伟大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今天,我们学雷锋,做雷锋,并非局限于去当一天两天的“雷锋”,去做一件两件的好事,而是更要丰富学雷锋的思想内涵和内容资源。譬如,在雷锋的精神鼓舞下,潜心创新,努力拼搏,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做一个谦虚谨慎、勤奋学习的人,做一个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好警察,做一个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好公仆,做一个爱岗敬业、实干巧干的好员工等等。说到底,学雷锋也好,做好事也罢,不能盲目“一阵风”而上,都要符合实际。
有位哲人说过,人是生活在围墙里面的,人的周围都是人。由此可见,人的周围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中,绝不是孤立的,有时候是需要他人帮助的,而有时候则不需要他人帮助。同时,有时候是有必要为他人做好事,而有时候则没有必要为人做好事。当然,我们伟大的时代,仍迫切呼唤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的人,只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从而让我们这个社会充满更多的欢乐,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人间更多的阳光和温暖。
只要是做好事,无论何人何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持之以恒,勿以善少而不为,如为老弱病残者让座、让路、提水、搬煤气等,该出手时就及时出手。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东派出所
来源: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