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舍获建筑大奖的启示
2009-02-27
2009年02月27日 09:07:31  来源:光明日报

草堂小学翠微校区 摄影 杨刚 

    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知名建筑,同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这一消息迅速在网上传开。小小校舍竟能与大名鼎鼎的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平起平坐”。有网友甚至将草堂小学翠微校区捧为“成都最牛校舍”。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表示质疑:获奖校舍到底投资了多少钱?有何特色? 

    以“水滴”为主题的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总投资仅2000多万元。与同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的投资逾8亿元的水立方、投资近30亿元的国家大剧院等大家伙相比,它的确算是一件“小建筑获大奖”的新鲜事儿。不过我真觉得,这其实没什么好质疑的,难道只有那些大投资才能获建筑大奖吗?

     对于建筑评奖,笔者当然是外行,但我很乐于见到小学校舍获得“中国建筑创作的最高荣誉”。我甚至有些固执地认为,只有越来越多没名气的小建筑也能获奖,这样的评奖才可能是真正公平而可贵的。否则,谁名气大评谁,谁投资多评谁,谁式样怪异评谁,那就不需要劳累专家了,只需看看数据,结果就会出来了。

    如果说小学校舍获建筑大奖能给相关方面提供什么启迪的话,我认为主要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校舍的层面,一是观念的层面。

    在校舍的层面上,学校的校舍本来就该是最好的建筑。最基本的标准当然是牢固安全,其次还应该美观大方。如果我们的小学校舍能像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那样,给生活其间的学生们以最大的安全和美的陶冶,那就最好不过了。对于相关部门来说,与其花大价钱去建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其实真该多花点心思在学校校舍上面。

    在观念层面上,“小建筑获大奖”所冲击的是在我们对“大”的迷信——投资多的大建筑就是经典建筑,投资多的电影就是经典大片,活得岁数长的人就是“国学大师”,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此种观念所造成的结果是:目空一切的建筑垃圾遍布城市,空有场面的“无极”电影充斥影院,白髯飘飘的“国学大师”招摇过市……

    说到评奖,投资仅是《本杰明·巴顿奇事》十分之一的《贫民富翁》,能够毫不稀奇地横扫奥斯卡,我们一个小建筑获了国内大奖,又有什么好稀奇的呢?“浓缩的都是精品”,但愿这话在我们这里能够成为常见的事实。(盛翔)

    晓舟点评:小编对这篇短文颇有好感,同它评论的“小学校舍”一般,本文自身就是是篇“浓缩精华”。开口虽小,立意甚大,所评所议之事,点到为止,绝不拖沓,又恰到好处,颇有苏州园林的秀气。文中所提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舍和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同获国内大奖,是否给那些喜好“大工程、大思维、大动作”的人一点启示?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