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2-24 15:21 来源: 荆楚网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在其倡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创造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聚光灯下的慈善晚会,也习惯了享受这种慈善事业带来的名利双手。
荆楚网报道,2月10日,由湖北省民政厅主办的2008年度“湖北省爱心慈善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慈善手牵手,爱心献和谐”为主题,评选出2008年度湖北省“最具爱心的十大国有企业”、“最具爱心的十大民营企业”、“最具爱心的十大慈善捐赠个人”、“最具爱心的十大慈善行为楷模(含集体)”以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慈善公益项目”。
但对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讲求的“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来说,聚光灯下的慈善难免让人觉得变味。
用慈善来宣传自身虽然难逃炒作的嫌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被看做变味的慈善行为,为我们社会主义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诚然,那些不为名、不图利的慈善行为;那些默默捐出自己的所有,而不留下姓名的慈善家值得我们尊敬和仰望,但这些聚集在聚光灯下的慈善家和慈善行为就真的如此不堪吗?
诚如一位房地产老总所言:“慈善不应该成为企业的负担”,但这种慈善行为如果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则是商人容易接受,而社会容易享受的。如果说不留名的慈善是“君子”所为,聚光灯下慈善是“非君子”所为,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非君子”所为让更多人体验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至少他不是“小人”所为。慈善家作为社会成员,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承担了社会责任,这种双赢的美事,何苦要贴上道德的标签呢?
其实,无论“君子”行善,还是“非君子”行善,在仰望或怀疑的同时,我们享受到这一切,那么首先应该学会的是感恩。
条条大路通罗马,聚光灯下的慈善何尝不也是一条道路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