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23日 09:49:20 来源:新华网
司马童
今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日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教授做客广州发表演讲,为中国的就业问题支招,“请把小摊贩(广州称“走鬼”)合法化!”(2月22日《新快报》)
每天关注时事报道的公众,可能觉得何兵教授已经有些“新论不新”。稍早之前,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建议,政府可为有心做小生意的大学生开一些跳蚤市场,大学生也不妨转变观念当当“走鬼”。(2月8日《羊城晚报》)不过,从随之而来的评论声音看,有不少论者似乎都选择了质疑甚至讥讽。其中最大的担忧,便是“走鬼”解放了,城管干啥去?
但是,如果不是对何兵教授的论说抱着天然反感的态度,或者像现在有些旁观者,总以为专家的言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倒觉得,何教授提出的解放摊贩实际上也是在解放城管的见解,未必不是一条真正促成“猫鼠和谐”的治本之路。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思想观念的革新,才会带来行为方式的巨变。之所以说何教授的解放“走鬼”论,或能让摊贩更活跃、令城管也无忧,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何教授特别强调了“摊贩经济”的概念。他认为“摊贩经济”不仅增加GDP,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利于解决数千万人稳定安全就业的措施,完全有理由值得各级职能部门热心帮扶、贴心呵护。站在这样的“经济高度”上,曾经饱受诟病的“城管部队”,自然也可以合情合理地实现“华丽转身”,从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执法”,变为千方百计思虑怎样提供更好“服务”。这样的“城管出路”,别说“猫鼠和谐”不成问题,且连并不妥当的所谓“猫鼠”之喻,也将很快得到改善和修复了。
叫响“摊贩经济”的作用和前景,的确令人期待。但也不必讳言,现实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说法和动作并不少见。所以,人们不仅仅希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何教授的“新论”能够得到重视和研究,更想看到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摊贩经济”的大旗仍然会被高高举起、好好落实。否则的话,一时的“和谐”,终究难阻又会回到“猫鼠争斗”的老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