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 此处禁停 作者 张兮兮 来源 新华网
张兮兮
吉林省松原市日前打出一套整治公务车的“组合拳”:严禁市直机关公务用车在任何时候停放在洗浴、歌厅等娱乐场所门前;严禁任何形式的公车私用;严禁领导干部私驾公车或用公车练车等,违规三次者将会在媒体上曝光。(2月19日《新文化报》)
这套“组合拳”从制度设计来看可谓既凌厉又全面,然而,只要公车私用能给当权者带来身份上的享受和出行的便利,就会有人想办法来寻求权力的私用。比如你在城市里禁,我可以去乡下时用,你将公车贴上了标识,我就用纸张将它遮挡……因此,无论这种“拳法”有多么威猛,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公车私用的现象。
要根治公车私用,我们就不得不先探寻一下公车私用的根源——中国目前到底有多少公车?关于具体数字一直众说纷纭,但上百万辆总是有的。正是因为公车数量的庞大,而相对闲置的又比较多,才为公车私用创造了条件。而一些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到底是公用还是私用,是自己用还是家人用,监管起来存在很大困难。
因此,公车私用屡禁不绝的真正原因,是一些官员不舍方便的利己思维。在中国,官员上下班乘坐公交车往往会成为热门新闻,而对公车私用却报道不多。而在国外,公车私用往往会成为新闻甚至是丑闻。在韩国,如果没有紧要公务,首尔市长也须乘地铁上下班。美国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英国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也都是乘地铁上下班。德国一位女议员因用公车送丈夫上班被曝光而不得不辞职。意大利有位市长和夫人私人旅行,让司机用公车接了两次,被市民告上法庭,丢了乌纱帽并被判入狱6个月。正是因为法律监管上的严格,才使得外国政府官员在公车私用的问题上谨慎细微,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
因此,要阻止公车私用的现象蔓延和泛滥,治本的办法就是减少公车的数量,缩减公车私用的空间,同时辅以相关规定,对公车私用加强管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号召全民共克时艰,各级政府应该做出表率,从减少公车数量入手,既有利于官员廉政建设,又能节约行政成本,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