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应怎样娱乐儿童?
2009-02-20

发布时间:2009-02-20 10:08

    最近,央视少儿频道因播出的《仙履奇缘二》和芭比系列动画片中出现亲密镜头和台词,遭到家长质疑。2月11日,《西部商报》一篇题为《兰州家长炮轰央视少儿频道》的新闻,在网上再次掀起有关动画片中含有暴力、爱情等场景的争论。之后,少儿频道针对播爱情动画、播放时间太长和少儿节目主持人老面孔3个问题作出了回应。动画片究竟是为了教育还是娱乐?怎样进行教育以及如何娱乐?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

    家长说:

    1.上幼儿园的小男孩模仿动画片中王子和公主的对白,对身边的小女孩说“我爱你”。小学五年级的男生,爱看动画片,尤喜对王子公主恋情故事发“感言”,常以“她是我老婆”说起同班的一个女生。

    2.现在的动画片已经成人化,很多都表现爱情和对金钱的崇拜,一些本应是高中生才能分辨的情感和是非因素,通过动画片过早地植入了没有分辨能力的小孩脑中,极大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3.要联合状告央视少儿频道,并对播放不良内容动画片的其他电视台统一进行起诉;要在网上发起倡议,在国内组成“抵制不良动画”的家长联盟,专门对国内播放不良动画片的电视台进行抵制和追究责任。

    专家、教育工作者说:

    1.动画片中的拥抱等亲密镜头会被孩子无意识模仿,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些不能仅靠家长引导,需要社会各界都来关爱。

    2.少儿频道的有些内容对幼儿成长发育不利,比如某广告讲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看戒指, 小男孩对小女孩说“长大后我也给你买这个”。

    3.央视少儿频道应该避免播放有打杀、脏话以及太过亲密镜头的动画片。

    网友说:

    1.电视台无休止地播放动画片,有教育意义还行,但大多充斥着暴力和暧昧的内容。为什么电视台不播放高尚而有意义的动画片呢?在播放时间上,也要控制,要提醒孩子们不要一味看动画片,注意保护眼睛和学习。

    2.以前,晚上9点半左右动画片基本就结束了,之后会播放一些亲子节目,教家长如何更好地关注孩子成长。现在,动画片放得很晚,孩子每天都要在家长的催促甚至训斥之下才离开电视去休息。我不知道少儿频道是出于何种考虑要将动画片放得如此晚,并且把责任推给孩子的家长。

    代理律师说:

    1.央视少儿频道播放爱情、暴力动画片等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权利。

    2.将择机发送《律师函》,督促相关侵权人即时履行赔偿义务,减少社会危害。

    ——以上摘编自《兰州家长炮轰央视少儿频道》、《兰州家长欲组团状告央视》

    家长不是、也当不了“卫道士”

    家长爱子女之心可以理解,其愤怒心情找不到地方发泄,转移到央视少儿频道也情有可原,但是,看一下“炮轰”的理由,让人哑然:一是责备有爱情情节,二是批评动画片播出时间过长。

    有爱情情节的动画片对孩子有害?这是家长太把自己当成“卫道士”了,以为孩子在央视少儿频道看不到王子公主,在电视上看不到男亲女爱,就能保证心理健康发展了。可是,如果孩子在书中看到王子公主故事,引发对情感以及其他各种问题的疑问和联想,家长又该如何?对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而言,遮遮掩掩只能引来更多的猜测和窥视,这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

    我也忍不住好奇:那些“好事”的家长,如果能“扳倒”央视少儿的动画片,此后是否准备屏蔽其他频道中所有不适合儿童收看的内容呢?

    看什么、看多久是个人选择

    有关动画播出的时段和时长,几乎不能算是一个可讨论的话题。每个家庭能收到的频道(少儿频道)都不止一个,没有哪个频道是填鸭式硬塞给观众的。观众对频道掌握了最大的话语权,可以选择看,也可以选择不看。少儿频道的节目设置在内容上比较单一,动画片是其主要播出内容,受到孩子青睐不可避免,这是孩子的选择,不能归罪电视台。

    至于央视,不妨学习麦当劳“小心地滑”“小心烫口”等提前警示的做法,在少儿频道滚动字幕全天播放“本台节目专为1岁至18岁青少儿童制作,请各年龄段收视人群有选择自主观看,由此产生收视伤害,本台概不负责”之类的话。

    ——摘自“战台烽的博客”

    “炮轰”的主要理由是:有动画片涉及男女爱情、帮派争斗、战争暴力内容;家长看不出动画片有什么教育意义。

    爱情——这份与亲情、友情齐名的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变成了洪水猛兽,王子和公主的一句“我爱你”,让家长觉得不堪入耳,令人匪夷所思。汽车人与霸天虎的斗争成了“帮派械斗”,神厨小福贵勇敢团结的精神成了“奴性教育”……为什么?

    我们不妨讨论一下东西方文化在儿童动画和童话故事领域表现出的差异。东方童话及动画片通常是重视故事情节,且一定要在故事中有明显的教育意义;而西方的童话更重视人物塑造,围绕主人公展开的故事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以孔融和擎天柱做个比较,孔融除了让梨还做过其他什么事情,很少孩子知道,至于能否学习孔融“让梨”体现出的好品德,更得另说;而对于擎天柱,孩子很容易说出他做过什么事,但未必说得出他有什么好品德。

    中国动画工作者正在尝试放下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姿态,还给孩子一个简单快乐的童年,我希望中国的家长也能更加宽容一些、放松一些。别忘了,《汤姆和杰瑞》里的猫和老鼠已经“暴力”了50多年;《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从1836年起就开始用自己的“殉情”感动着数代人。

    ——摘自“歪李邪说的博客”

来源:文化传播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