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专家”何其多
2009-02-18
2009年02月13日 09:20:51  来源:解放日报

在某理疗服的广告中叫“张国行”。

    日前,一则质疑电视广告中“专家”身份的言论引起人们的关注,文中列举的数位“专家”,能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广告中以不同身份和名字出现。例如,在一家电视台播出的某能量杯的广告中,一个名叫陈伟明的学者端坐其中,屏幕文字显示他是某健康饮水协会的理事。而在另一幅延寿酒的广告视频截图中,这位容貌一样,甚至连领带图案都一样的“陈伟明”,又变脸为某中医杂志编委、北京某医院主任医师,显示的姓名则换成了关新良。后经网友搜索,发现这位“专家”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家影视公司旗下的演员吴某某,而像这样充斥着变脸内容的“专家”,在某省的几家电视台广告中竟有12名之多。

    专家,按词典中的解释很简单,就是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或擅长某项技术的人。如今,由于社会诚信的缺损及国人历来存在的迷信权威心理,许多人凡事皆求诸专家,从挂号看病到文物鉴定等等,有事没事都找专家瞧瞧。这样一来,由于专家的热门,就让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凡做广告,必请专家,真专家忙不过来,就请假专家,假专家一时找不到,就干脆请演员演,而演员忙不过来,就到处“变脸”,如此这般,“变脸专家”自然就满天飞了。

    “变脸专家”既不“专”又非“家”,他们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只是商家早就拟定好的广告词及各种骗人的招数,于是,善良的百姓原想躲过不法商家的暗箭,却不料又掉进了“变脸专家”事先挖好的陷阱中。一般来说,专家应该是最讲科学的,而科学是以客观诚信为基础的,如今,那么多的“变脸专家”在电视广告中招摇撞骗,无疑对真正的学者专家的诚信度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以后,专家都成了被网民丢砖的“砖家”了,那还能相信谁呢?对“变脸专家”们由此造生的严重社会信任危机,我们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对在屏幕广告中不断变脸的“专家”我们该怎么办?法律界人士认为,根据《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医疗等产品广告中,各类专家学者本来就不允许出现,演员假扮专家就更是涉嫌欺诈。我想,“变脸专家”其实就是广告经营中的“三聚氰胺”,生产毒奶粉的三鹿集团相关人员都受到了法律制裁,对“变脸专家”的扮演者和广告发布者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我们的行政主管及执法部门也应该是拿得出办法的。(许兴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