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浙江省温岭市一家花店的员工在包装鲜花。当地花店的情人节鲜花预订业务骤然升温。新华社发(吴鹏飞 摄)
任俊明
最近几天,市面上的玫瑰花悄悄地涨价了,商场、网店里的礼品销售热闹起来,身边的同事也在探讨着买什么样的礼物,原来是情人节到了。
情人节是随着商业大潮的冲击来到中国的,起初是商家为了促进销售而“引进”的“洋节”,但时代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上了这个西方节日,与此同时,关于文化冲击与商业“铜臭”的争议也时常出现。笔者倒是认为,既然情人节已经在中国扎根,我们不妨顺其自然,赋予其中国文化的气息,回归其节日的本质,大大方方地过一个轻松的、充满温情的情人节。
在西方文化里,青年男女在情人节互送礼品、倾诉衷肠,既说出了平日里羞于出口的话,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又为爱情注入了一丝新鲜气息,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说,正是这些节日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善待他人。
如今一提到情人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消费。其实节日消费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它既可以丰富节日内容,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又能够繁荣节日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而这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又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更要量力而行,适度消费。金钱与爱情之间,划的不一定是等号,礼品的贵重与否,也不能代表情意的深厚。因此,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或许更能打动心上人,赢得一份爱情。
在居民节日消费需求大幅增加的同时,商家也应配合节日气氛,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消费需求。追逐利润固然是商家的本质,但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可以放心消费,则是商家应该做到的。消费者满意了,商家也赚钱了,各取所需,其乐融融,节日也就更加和谐了。
年轻人最先接受并享受着情人节,但情人节却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如果您这样想,那您就理解错了。在现代社会中,情人不仅意味着爱情,更代表着友情与亲情。男女朋友间可以是“情人”,夫妻间更是“情人”。对于那些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妻来说,柴米油盐代替了鲜花烛光,爱情的波涛平息为一弯宁静的湖水,年轻时的浪漫与激情或许已经被相互间的亲情所取代。而情人节就仿佛投在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水波,让人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乐趣。
享受一个轻松浪漫的情人节,生活原来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只要充满了希望,只要心中还有爱,美好的明天就会向我们走来。最后提醒您一句,情人节到了,别忘了给爱人送上一份温情的礼物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