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将开启请出舍利
2009-02-13
阿育王塔将开启请出舍利
 
2009年02月13日   凤凰网 来源:金陵晚报

2008年8月7日,铁函内的鎏金宝塔露出“真容”。

出土时被丝织物包裹、金色泛着蓝色幽光的塔身。

塔身上的精美浮雕(2008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发

    去年夏天,被考古专家称为惊世大发现的千年阿育王塔被请出铁函后,何时、如何请出塔内的佛顶真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昨天,记者通过有关途径获悉,阿育王塔今明两天就要开启;经过几轮专家考论,最后敲定利用塔身原有的空隙,请出舍利。3月底,所有长干寺出土的文物将在市博展出。

    揭秘一

    为何这么久才开启?

    据了解,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在长干寺地宫沉睡了千年之久,由于大量积水的密封式保护,木质内胎,外表银鎏金的塔王一直保存良好。去年8月份,考古专家借用南京晨光厂的12只机械手,终于把塔王从铁函里请出,尽管当时的铁函开启活动安排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整个环境模拟地宫原有的温湿度,而且塔王一出来就被搬进一个用有机玻璃罩搭建的“新家”,里面保持了和地宫内相同的温度和湿度,并充入了不少氮气,避免鎏金表面被氧化,但塔王的局部位置还是因为氧化而出现了散落与破损。

    长干寺阿育王塔高1.1米,宽48厘米,其身形体积堪称超级塔王,根据X光检测,以及碑刻、塔身文字记载,考古专家判定宝塔中珍藏着金棺银椁,存放着佛祖顶骨舍利。

    据悉,阿育王塔如今的新家湿度达90%以上,目的是保护塔王的木质内胎,以此来确保塔王不变形,但这种保护方式对佛顶真骨很不利,佛顶真骨是骨质文物,湿度太大容易长霉。把这些圣物请出来,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内可能也有佛祖舍利,但因为其密封性太好,所以至今没有请出来。而南京古长干寺地宫里的阿育王塔是否开启,专家们意见不一,经过多方讨论后,南京市有关部门最终决定还是“请”!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为慎重起见,南京方面邀请了好几拨全国知名专家前来设计、论证:如何开塔请宝。

    上述种种是造成阿育王塔面世半年多后才开启的重要原因,但无论如何,最迟这个月底肯定会开启塔王,而记者最新获取的消息是今明两天就会开启。

    揭秘二

    利用缝隙请出舍利

    记者了解到,塔王被请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澡”,专家用蒸馏水、棉花在塔王的表面一点点地擦洗,如今,凡是见过它的专家都会惊艳,去除蒙尘的塔王散发出金色的光泽,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雕刻图案,如果加上20多幅故事图画上的人物,阿育王塔佛像人物像共超过了100个,举世罕见。其中,佛祖释迦牟尼生平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雕刻在8片山花蕉叶上,每片上有2-3个故事,共约20幅图案分别描述了六牙白象入梦、佛祖诞生、菩提树下证道、佛祖涅槃等20个故事。

    当一个个开启方案都被推翻后,专家们开始注意到塔身上已有的缝隙,利用原有的缝隙取出塔内圣物应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塔本身的破坏。

    圣物取出后,塔王可能会有一定的破损,但对于塔王表面的修复难度并不大。

    揭秘三

    市博办长干寺文展

    3月25日,无锡将召开世界佛教论坛,3天后,即3月28日,在南京市博物馆举行的长干寺出土文物展也将开幕。

    记者获悉,为了此次展览的安全工作,南京市博物馆可谓绞尽脑汁,除了在展厅里安装全方面、24小时监控探头,还特地派专人去采购了安检门,建立了专门的存包处,届时,所有进入展厅里的人,都要把随身物品寄存在存包处,才能通过安检门入内赏宝。

    届时,市民将可以欣赏到阿育王塔上的诸多宝石,也可以欣赏到那些从塔身上散落下来的100多颗宝石,有心的市民可以数一下,这些宝石总数是不是至少在350颗以上。此外,市民也可在塔身文字中找找看,是否有扬州字样,因为,据史料记载,北宋年代,扬州的金银匠工艺高超,阿育王塔就是扬州工匠参与制作的。

    参展的文物还有从铁函内取出的铜钱、水晶球、铜镜,以及一些金银之类的文物,由于此类文物最大的杀手就是紫外线,所以,展厅内光线不会太亮,同时参展的文物都将放置在一个恒温恒湿、少氧多氮的类真空环境中。目前,这些展品如何摆放,在哪些位置都已明确,万事只待塔王开启,请出圣物。

    揭秘四

    7只狼狗值夜班

    据说,市博物馆对于此次展览的安保很有信心,因为除了配备一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外,市博物馆还有一支特殊的安保队。

    这支安保队据说是从部队警犬队引进过来的德国大狼狗,目前,有两名工作人员专门饲养这7条狼狗,这些大狼狗的伙食可好了,每条狗每个月要吃掉1000多元。原本这些狗都是白天活动,晚上休息,但市博物馆白天时尚有人来往,这么一队大狼狗出来常常把人吓得到处乱跑,而且,相对而言,晚上的市博更需要嗅觉灵敏、不知疲倦的它们出来巡逻,于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这7条狗才变成“夜猫子”,专门上夜班。

    (成于思 李学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