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草寺原为古印度高僧所建
2009-02-12

衔草寺原为古印度高僧所建

2009年02月12日 12:29  大众网-生活日报

现存的元代石塔

衔草寺原为古印度高僧所建

散落的灵塔构件

衔草寺原为古印度高僧所建

衔草寺散落的古碑碑首

  考古工作者通过进一步考证发现,位于济南长清区崮山办事处关王庄村南的寺庙,竟是由一个古印度和尚在1500年前建造的。

  几天前,本报报道了在104国道旁的衔草寺遗址,济南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块石碑,根据碑文上的记载,他们在附近找到一座距今200年的清代古石桥的事情。出乎考古工作者意料的是,通过进一步考证,他们发现这座位于济南长清区崮山办事处关王庄村南的衔草寺,竟是由一个古印度和尚在1500年前建造的。

  “洋和尚”于公元433年前后建衔草寺

  “真没想到,几天前,我们考察过的那个衔草寺历史竟这么悠久,还是由一个古印度高僧建的!”9日上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晶兴奋地告诉记者,从衔草寺遗址回来后,他多方查找资料考证,结果发现衔草寺是由一个名字叫“求那跋摩”的古印度和尚建造的,这个和尚曾是一个王室成员。

  原来,历史文献记载,在我国南北朝初期,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有一个北天竺方国——罽 宾国,故地在今兴都库山以南及克什米尔一带,为大乘佛法发源地。

  求那跋摩,就出身于罽 宾国贵霜帝国时期的王室。跋摩少时随父潜迹山泽,“至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指佛教之九都经论),博晓四含(佛典四《阿含经》的略称),诵经百余万言”,时号三藏法师。其后,罽 宾国国王驾崩,因无后人继承王位,群臣推荐求那跋摩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孤行山野,遁迹人世”。

  资料记载,求那跋摩先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传法。至南朝刘宋元嘉元年(424年)应宋文帝之请,渡海来到广州。在始兴(今广东韶关)建立禅堂,宣讲佛法。元嘉八年(431年)抵达宋京建邺(今江苏南京),召对称旨,乃敕住祗洹寺,译经众多。之后,求那跋摩于元嘉十年(433年)前后来到泰山山脉的“人头山”,建造了衔草寺。元嘉十四年(437年),求那跋摩圆寂于寺(祗洹寺),终年六十五岁。

  现存石塔为元代建筑

  衔草寺现存的文物中有一座平面方形的石塔,石塔上沿转角处有龙首四出,造型粗糙且苍劲。西面有石拱门,门楣上雕有一游龙戏珠,浮雕苍劲,且显古板。

  “这座石塔应为元代建筑,它承袭了唐代以前的平面方形风格,又保存如此完好,这在济南地区实在是很难得的。”王晶介绍说,在石塔西南方向有一尊矗立的钟型墓塔,是元代浩公禅师的寿塔,形体高大,造型浑厚,雕刻精湛,是研究济南地区石墓塔结构风格的绝好材料。

  衔草寺只比灵岩寺晚建八十年

  王晶告诉记者,他根据历史资料考证,与正式将佛教传入山东地区的佛教领袖朗公法师(前秦苻坚皇始元年)创建朗公寺和灵岩寺相比,衔草寺只晚了80年左右。它不仅是济南地区较早开创的佛教寺院道场之一,也是济南地区唯一一处由古印度僧人创立的佛教道场。

  王晶说,衔草寺所在的山叫做“人头山”,是泰山山脉向西北延伸的余脉。这里群山环抱,苍松翠柏,山势奇异,丛林茂密,颇有佛教深藏大山丛林的神秘感。

  他介绍说,衔草寺的石塔结构独特,年代也很久远,在济南地区古塔中应占有一定位置,只是它原来不太为人所知而已。他讲,衔草寺残存的文物遗迹如实反映了它所走过的历程,展现了佛教文化的辉煌成就,下一步应妥善进行保护。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