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导致意大利宪政危机
2009-02-09

安乐死导致意大利宪政危机

来源:中青在线  发布时间:2009-02-09  光明日报 本报驻罗马记者 穆方顺

  意大利乌迪内市一个名叫埃鲁娜的女孩,1992年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17年来完全靠饲管维系微弱的生命。近几个月里,“是否应该让埃鲁娜安乐死”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而持续的争论,直至昨天发展为行政与司法、总理与总统的公开对抗,议会亦因此发生分裂,从而导致了意大利宪政史上一场空前的危机。

  对埃鲁娜实施安乐死是由他亲生父亲首先提出的。早在1995年,医学专家就判定埃鲁娜已不可逆转地丧失了意识。又历经多年的守护与期待,父亲怀着对女儿的大爱与绝望向法院提出允许女儿尊严地死去。米兰上诉法院根据宪法第32条中“不得强迫任何人接受某种医疗措施”的规定,于去年7月判决“停止向埃鲁娜的身体输食输水”。意最高法院也于去年11月正式批准了这一判决。

  法院的判决遭到一些反对安乐死的人士强烈反对。罗马教廷更以“捍卫生命和人权”的名义,反复呼吁意大利民众和有关当局抵制法院的判决。2月3日,乌迪内市奎埃特疗养院接收了埃鲁娜,并准备从2月6日起的3天内逐步终止对其输食输水。罗马教廷则调动教会各类组织围困疗养院,试图在最后关头“挽救埃鲁娜的生命”

  2月5日,对事态始终保持沉默的贝卢斯科尼总理突然决定,政府以紧急政令的方式阻止法院判决令的实施。2月6日上午,总统纳波里塔诺闻讯后立即致函贝卢斯科尼,告诫政府不要制定与司法判决相抵触的政令,否则他将不予签署颁布。贝卢斯科尼阅信后勃然大怒,下午2时便亲自主持内阁会议通过了上述政令。他在内阁会议上说,不能接受总统对法令的事先否决,采取紧急必要的行动完全是政府的责任和职权。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行动。因为按照意大利宪法,政府的政令不经总统签署便不能生效。因此这一举动直接冲击的是宪法和“三权分立”体制。本来,关于安乐死这一大体属于道德文化范畴的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是见仁见智,意大利亦无相关立法,政府是可以不做任何干预的。但贝卢斯科尼决心利用这一机会向现行体制发起挑战。长期以来,他深受“政府受八方掣肘”之“苦”:凡是政府要做的事几乎都要遭到反对党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同时也受到来自司法当局和议会的种种“干扰”,以至许多关系国家前途的重大问题久拖不决,政府无法对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他在内阁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愤愤地说:“既然我在选举中获胜,就应该让我来管理。”

  贝卢斯科尼相信,在埃鲁娜这个问题上他占据着“挽救生命”的道德高地,他所采取的行动既可削弱司法权威,又可分化在野党联盟,还可在这关乎生命的悲剧性事件中置总统于尴尬境地。

  但总统纳波里塔诺没有让步。在内阁通过紧急法令后,总统府随即正式声明:总统将不签署这项政令。于是,国家最高权利的冲突公开化,全国各党派、团体和舆论顿时呈现相互攻击的混乱局面。左翼党派在总理府前大规模集会,要求贝卢斯科尼“向宪法低头”。梵蒂冈教廷则公开对意大利总统的决定表示“极大遗憾”,其高级官员甚至攻击纳波里塔诺是“杀人犯”。意大利一些舆论批评教廷试图将个人宗教信仰转化为社会信仰,把基督教政治理念强加于意大利国家。埃鲁娜的父亲悲愤地说:“政治正在对我女儿施加骇人听闻的暴力”

  目前,奎埃特疗养院对埃鲁娜停止输液的进程还在继续。贝卢斯科尼被迫实施“B方案”——要求议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紧急法令的内容变为法律。但众议院议长站在总统一边;而参议院议长则支持总理,不过两人都表示会尽快分别召集两院会议。贝卢斯科尼称,如果议会不能通过有关议案,他将发动公投,修改宪法。舆论都在关注着这场宪政危机如何化解。

  (本报罗马2月7日电)

    来源:光明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