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也要严防假冒伪劣
2009-02-06

2009年02月06日 00:00:14  来源:新华网 

    邓尚明

    吊车燃放50万响鞭炮的视频网上热传,“浏阳某机关单位”成众矢之的,浏阳纪委介入调查,终于真相大白,事发地原在山东——“最牛鞭炮”并非浏阳所放。据《长沙晚报》报道,一位看过这段视频的山东某地网友称,看到那段视频时觉得建筑物顶的铁塔有点眼熟,但印象中那里并不是所谓的政府机关,而只是一个汽修厂。

    这次面目全非的新闻报道和舆论批评事件,不知道相关媒体是不是应该吸取教训了。现在都说产品应该讲究质量,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对发布的新闻和评论就可以不讲究质量吗?

    批评“浏阳某机关单位”的新闻,是《重庆商报》正式发表的,它是根据网络帖子进行改写的。大家知道,目前的网络论坛相当于涂鸦墙,网民发帖有些是准确的,有些是不准确的,有些似是而非。《重庆商报》没有经过核实,就将“最牛鞭炮”的燃放地点强加给“浏阳某机关单位”,肯定是不负责任的。

    针对这一新闻的部分时评也是不负责任的。即使是《重庆商报》,也只是说鞭炮在“浏阳某机关单位”门前燃放,而到了一些时评就变成“机关单位燃放”,于是批评政府机关讲排场,挥霍纳税人的钱等等议论一窝蜂而上。

    政府及其部门是可以批评的,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也是应该的。但是,批评应该实事求是,如果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不尊重事实而胡乱报道和评论,同样是滥用职权的表现。

    新闻是要讲究快,但必须在准确基础上求快。政府是需要批评,但必须是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批评。世界是存在悖论的,当媒体批评政府作风漂浮的时候,同样要克服媒体自身作风的漂浮;当媒体批评政府部分官员以权谋私的时候,同样要克服自身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比如媒体为利益而替三鹿那样的企业遮盖事实,比如记者为完成任务而编造新闻等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