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大赛别抹“文化口红”
2009-02-06

2009年02月05日 11:14:53  来源:红网

    国人做事,向来讲究师出有名。所谓先声夺人、先入为主,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在现实的语境中,花点心思扛起一面大旗,抛出一个口号,效果往往就不一般。
    
    比如说,扬州“2009雀圣争霸赛”的大型麻将比赛火热上演,这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影视剧里多有这样的场景,而且常是机关密布、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但关键是,主办方给出一个充满蛊惑况味的高论:“麻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国粹”,“之所以要举办千人麻将大赛,是想让人们重新认识‘国粹’,提升它的内涵,消除留在不少人印象中的负面东西”。如此一来,这场麻将大赛似乎还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想想看,在新年里,一场雀圣争霸赛娱人娱己,且还能提升“国粹”内涵,岂非效益良多。但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实际上,这场由销售、娱乐场所举办的大赛,无非是选择了春节休闲的时机,迎合了市民玩乐的心理,以拉拢顾客、聚集人气,赚取银两。至于“让人们重新认识‘国粹’,提升它的内涵”,不过是个华丽的幌子罢了。
    
    何谓“国粹”?通常理解为国家文化艺术中的精华。诗人邓溥《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诗:“守闕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即是此意。公认的“国粹”包括京剧、国画、中医、中国烹饪以及中国武术等等。可见,国粹者,不但源远流长,更须有作为“精华”的特质,即能从正面引导人们的生活。换言之,作为文化形态,它当有积极的教化、审美、改良之功能。
    
    麻将的演变虽然历史不短,但它更多是一种休闲、赌博的方式,虽盛行全国,群众乐此不疲,但称之国粹,实在很不靠谱。话说回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麻将并非不可打,雀圣大赛也非不可举行。只是若硬说它有多高雅有多伟岸有多国粹,则无异于道貌岸然地在给自个贴金立牌坊。对商家诸如此类的噱头,竟还有些专家、学者积极响应为之叫好,真是对“国粹”二字的亵玩。
    
    这真是一个旌旗林立口号漫天的时代。一场麻将大赛可上升到弘扬国粹的高度,修葺几间庙宇、斗上几只蛐蛐,可否戴上“拯救中国文化遗产”的大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件寻常的小事,一旦抹上“文化口红”,便可招摇过市星光灿烂。这是商家和推手惯有的玩法。不过,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并不那么轻易上当受骗。 [刘永涛]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