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甚欲,勿施于人
2009-02-04

2009年02月04日 10:30 来源:工人日报

  据2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乌鲁木齐市某小学教师潘晓琴在班上极力推广“素食环保教育”,学生们受其影响,不仅自己不吃肉,还力劝卖肉的家长改行卖豆腐。潘老师时常发短信给家长,建议他们多吃瓜果蔬菜、拒绝肉食、保护地球等等。

  环保意识从娃娃抓起无可指责,但做环保就一定要食素吗?身为一名教师,不考虑营养学上的均衡原理,不顾及学生们能否健康成长,一味强调、推广素食,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施加压力,影响他们的选择和判断,甚至劝家长改行,这么做合适吗?

  食素有诸多益处,甚至是一种新的时尚,其之于环保的意义也不可小视。但这是否意味着素食者就有权利以环保之名干涉他人的生活方式呢?

  笔者以为,推行环保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诚如专家建议的那样,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宣传环保知识,在课外带领学生植树、种花、收集废弃塑料袋,等等。潘老师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其种种言行似乎超出了为人师者应有尺度和分寸。

  学者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解诸子百家学说时称,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庄子则进一步提出,己所甚欲,勿施于人。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非常想干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一些人太喜欢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美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人了,而且往往是以爱和关心的名义。潘老师的教育方式之所以引起争议、被指为偏激,也许正因此。

  现实中,“己所甚欲,便施于人”的事常有发生。比如,某书画学校的校长曾为了推广自己虔诚信仰的国学,而向学生下跪赠送《弟子规》;一些养狗之人对自己的宠物甚是喜爱,带出来遛弯儿碰着邻居时,总让狗问“叔叔阿姨好”……

  己所甚欲,勿施于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处世方式。它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它告诉我们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去生活。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每个人都该有相对的空间和自由。童 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