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燃放开门炮的罪与罚
发布时间:2009-02-03 11:20:48 华声在线 作者:叶传龙
春节期间,鞭炮连绵响震天,本以为节后上班可以耳根清静,没想到,还是爆出了一起机关开门炮。有网友在网上上传了一段吊车挂鞭炮的视频,称这是湖南省浏阳市某机关单位门口燃放鞭炮的景象,吊车旁边的建筑物上还挂着国徽。短片中,大吊车用起重臂挂起两串鞭炮,高约10米,共50万响,鞭炮燃放时产生的浓烟将路面遮盖,能见度很低,一些过往的车辆不得不将雾灯打开。视频总时长2分08秒,到视频结束时鞭炮仍未燃放结束。(2月3日重庆商报)
燃放开门炮的习惯源于商家,如果说商家图个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意红红火火,人们还可以理解,而作为机关单位,跟风放炮,就太让人费解了。因为政府机关的职责就是为民服务,燃放开门炮,显有四宗“罪”:
一是浪费公款。50万响鞭炮,化作绚烂烟花,可是,数万元公款--纳税人的血汗钱,也将付诸一炬。时下,国家并不富裕,搞建设谋发展“还差钱”,让数万元就这样白白炸掉,实在可惜,如果把这些钱省下来资助希望工程或者赞助社会公益活动,岂不更好?
二是宣扬迷信。反对迷信,倡导文明,需要大家共同推进,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有责任先行一步,做出表率,而燃放开门炮,想给单位或是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吉利和红火?是大肆挥霍不被发现,还是工作渎职不被查处?套用春晚小品中一句台词:我晕。
三是污染环境。燃放鞭炮污染环境,很多老百姓都认识到这一点,开始自觉少放或不放鞭炮,而政府机关还热衷燃放开门炮,带头污染环境,公务员的觉悟还不及普通老百姓,怎不令群众寒心?
四是影响安全。当街燃放鞭炮,容易伤及行人,引发火灾,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鞭炮虽小事不小。从网络舆情可以看出,民众对政府机关燃放开门炮很为反感,但是,这类问题究竟谁来管呢?也许为了顺应民意,有关部门可能会给放炮单位打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或是找领导谈个话批评一下,让其下不为例,而最终并不会受到责任追究。正是这种漠视与纵容,才导致此类事件年复一年地发生。
为了肃清影响,以儆效尤,笔者建议当地纪检机关把燃放开门炮当作一起案件来查处,给责任人员以相应的纪律处分。通过这件事,也教育他人,要想开门大吉,工作顺利,靠的是上下同心,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每一项工作,而不是祈求什么开门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