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年夜饭还是新民俗?
2009-01-20

2009年01月20日 10:30 来源:天天新报

  2009央视春晚近在眼前。每年的春晚就像是许多家庭年夜饭桌的一道家常菜,可能原料粗糙,可能手艺欠佳,但是总不能缺少这一口。甭管您承认不承认,春晚已具备成为“新年俗”的必备条件,但火候还差那么一点。

  很多人说春晚变得不如以前精彩了,其实,春晚仍是春晚,只不过是看春晚的人在变——从八十年代的文化娱乐一无所有形成了这个初具雏形的仪式,当年电视媒体是新鲜的,综艺节目是新鲜的,甚至明星都是新鲜的,具有很强的娱乐特征;如今,看惯了各路文艺表演和八卦新闻的眼睛怎还会停留在“吃鸡”、“宇宙牌香烟”那些物质匮乏时期的节目上。

  非要去评论春晚这个仪式价值几何并无必要,从诞生之时起,春晚就注定只是一个筐。不管这筐里装的是什么年代的货,筐始终是产自1983的——《新约》有个故事讲“旧皮囊装新酒”,如今的春晚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新酿酒是否与旧皮囊匹配,那就要看制酒者的本事了。办了二十多年,如今春晚追求的是纯粹仪式感,甚至可说是仪式感大于内容性。春晚的形式与20年前相比没有太大改变,于是节目内容便很难出新出奇,遭到非议也是在所难免。

  但是,即便是那些故意错过春晚的人,也会禁不住旁人“挑拨”回看某些精彩段落,这就是很多经历过春晚辉煌的人留有的集体念想。

  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我不看好“山寨春晚”,但只要不是“曲线赚钱”,我也尊敬这些热衷形式创新的“寨主”们。各地方台主办的春晚,也不必拿来与央视春晚较短长——过年本来就求一乐,能让全国人民零零落落地吃出一桌“满汉全席”来就算功德圆满。至于每年“最××的春晚节目”本就是项附加评选,春晚是一种民俗仪式,仪式过了何必再去计较孰优孰劣,皆大欢喜不就得了?王晨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