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成网络文明大国
2009-01-16

2009年01月16日 00:00:12  来源:新华网 

    姜俊吉 

    半年前,中国网民数就已超过美国,半年后,这个数字又迅速爬升了4000多万。近日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已达到2.98亿人,手机网民数则首次超过1亿人。

    中国互联网历经十余年风风雨雨,已经成长为世界互联网中的一支生力军,这样的果实来之不易。必须把维护网络文明当成大事来抓,因为这不仅影响到公民思想道德的建设,更关乎国家的整体形象,也是每个网站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整治,还将有碍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18岁至30岁的青年是中国网民的主体,网络已成为中国青年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然而令人忧心的是,一些低俗内容却在不断地污染着网络环境,蚕食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不少网友对污染眼球的低俗内容早已深恶痛绝,呼吁有关部门加以严惩。

    截至目前,由国新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联手进行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活动已经曝光了三批网站名单,其中不乏知名的商业网站也在整改之列。淫秽、色情、低俗的信息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不外乎是其背后的利益在作怪。依靠浏览量赢得更多广告投放的盈利模式,使得网站放松管理,甚至纵容低俗内容的存在。一些网民为寻求刺激、彰显个性,在论坛、博客、播客中发布低俗的文章、照片和视频,而这样的内容正成为网站盈利的“增长点”,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反过来也为低俗内容提供了滋生繁衍的土壤。

    如何彻底有效地斩断“利益链”呢?首先,从低俗信息的根源入手,加强网站“自律”。依靠低俗内容赚来的浏览量不会长久,网站的建设还是要在内容建设上狠下功夫,做好网站定位,找准自身特点吸引网民,加强网站内部自查自纠力度,提高网站编辑的思想水平,在编辑手中消除“漏网之鱼”。

    其次,整治网上低俗之风需要相关多家部门的有效配合,出台有关细则规范网络广告的投放,加强对互联网页面的长期监测,避免搞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式的“一阵风”治理,尤其是将那些拥有受众较多的门户网站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对那些违法违规、屡教不改的网站,不仅要将其曝光、扣分,还必须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直至彻底取缔。

    再次,提升全民对于文化的认识、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趣味,自觉抵制网络低俗内容,在加强“他律”的同时注重“自律”。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人人有责,虚拟的环境同样需要干净、新鲜的空气。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