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返乡农民工成“傻根”
2009-01-16

2009年01月16日 08:56:01  来源:红 网

    在外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领到了大把钞票,欣喜之余,怎样才能把这笔血汗钱带回家,却难倒了不少农民工。为了安全,他们不得想出些光怪陆离的办法来。
    
    广州一位打工老伯为能带着一年辛苦赚到的钱平安回家,特地宰了条狗把钱放在狗
肚子里,然后拎着装狗的水桶回家,结果差点把水桶丢失,闹了一场虚惊。(1月14日《广州日报》)
    
    这是个令人叹息的故事。而携带现金回家的农民工不止这位老伯一人,应当说,这是农民工们的普遍做法。
    
    按理,农民工们只需在打工地将现金存入银行卡内,就可以在家乡就近的银行网点柜台提取现金,既快速又安全取款。何况,还有专门针对这个群体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令人费解的是,为何他们还要“冒险”携带现金返乡?
    
    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农民工们不了解金融系统这方面的业务;二是农民工的家乡大多偏僻,银行网点匮乏,在不少经济落后地区,还不能正常开展汇款业务,取款极不便;三是汇款需要交纳手续费,处于节约考虑,宁愿随身携带现金。
    
    但是,这样回家的负担实在太重。电影《天下无贼》为我们再现了这样一幕:“傻根”腰缠几万现金回家,一路胆战心惊。现实中的农民工们何尝不像“傻根”呢?
    
    事实上,这一银幕上的故事经常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在网上搜索,就可见一斑。一些农民工因携带大量现金,担心被偷,一路上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精神出现异常,有的狂笑不止,有的把司乘人员和乘客当成劫匪拔刀相向,造成死伤惨剧等,引人深思。
    
    在类似悲剧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农村银行”短板,农村金融服务的缺位。这直接影响农民工携带现金返乡,要他们不做“傻根”都难。
    
    春节时,农民工回家的负担太重。辛苦到头,领不到工资发愁,而拿到钱了,又愁如何才能安全带回家。愁呀愁,愁就白了头,农民工们何时不再当“傻根”?我想,惟有补齐“农村银行”这快短板时,他们才可以摘掉“傻根”这顶帽子。(李万友)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