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12日 08:38:11 来源:人民日报
并非所有的人都等着政府发“饭碗”。其实多服务,少收费,多提供便利,不设置障碍,手续简化点,门槛低一点,就是对自谋职业者最大的支持
瑟瑟寒风中,收废品的小佘两手缩进袖筒,在楼群间游荡。最近几个月,废报纸、饮料瓶、纸箱子价格大跌,他清闲了许多,收入几乎减半,但只要日子还过得去,他就不准备离开。五六年了,附近几座楼的居民已经离不开他。谁家有东西要卖,只要招呼一声,他立即服务上门。一杆秤,几条麻袋,一辆旧板车,就是他谋生的家伙什儿。只要像现在这样,没有人追着他收费,找他的麻烦,这行当他就能一直做下去。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不少小佘这样的谋生者。胡同口的修鞋匠,街头公园的理发师,小区里的蔬菜水果摊,烤白薯的,卖糖葫芦的……虽然小本经营,利润微薄,毕竟也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草根”,政府的允许和扶持,就是他们最需要的阳光。
经济寒流来了,大家都觉得冷,工作难找,生意难做,日子紧起来。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为了促进就业,中央及时出台了政策,财政迅速下拨专款给予支持,各省市都出台了鼓励就业、创业的新政策、新办法,给这个冬天带来一些暖意。但是,就在不久前,众目睽睽之下,路边卖气球的女子,被没收了货物嚎啕大哭,这样的情景实在让人揪心;一家市场重签合同,管理者欲提高租金,生意清淡的商户无法接受,上百摊位被封,这样的消息实在让人不解。非常时期应该有非常之策,环境更宽松、管理更人性化才是,哪有雪上加霜的道理?!
为了缓解就业困难,各级政府部门想了很多办法,开展春风行动,开发公益岗位,购买公益服务,送信息进社区,鼓励企业少裁员、多吸纳就业,给需要就业的人们实实在在的帮助。但是,什么时候也别忘记,就业的渴望、创业的冲动、无穷的创造力就蕴藏在群众之中。
生活里有多少不方便,就有多少就业机会;有多少需求层次,就有多少就业模式。看看我们周围吧,有多少家庭找不到中意的保姆?有多少放寒暑假的儿童,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寄放?有多少住院的病人,找不到可心的护工?同样用保姆,有的只需买菜做饭的钟点工,有的要照顾婴儿或老人;同样是病人,病情不同,家属要求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完全可以开发出多种专业性服务。有的大学毕业生,就是从入户保洁开始做起,发现市场缺门后创办起管家式连锁公司。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等着政府部门发“饭碗”。只要有社会需求,就会有相应的行当冒出来、长起来。创意、技能、经验、体力相结合,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最该做的,就是制定明晰的法律,维护市场秩序。其实,多服务,少收费,多提供便利,不设置障碍,手续简便点,门槛低一点,给予更大的生存空间,就是对自谋职业人群最大的支持。
天黑透了,路边往常热热闹闹卖手工艺品、小百货、鲜花的小摊全不见了。一个23岁的河南小伙子孤零零地在车上摆了一些鞋垫、袜子,他边照应顾客边注意着周围动静,笑嘻嘻地说,我胆子大,8点以后才来,不行就跑呗。他告诉我,最希望的就是今后能多卖几个小时货,多挣两个钱。这个要求高吗?(江 夏 原题:给点阳光就灿烂)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