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疾造就贪官”太有才
2009-01-08

2009年01月08日 00:00:13  来源:新华网

    宋桂芳

    这应该算2009年第一个“重大发明”:重庆政协委员称心理疾病成贪官重要诱因。之所以说 是“发明”,因为这个结论如果用“发现”显然配不上其震撼力。1月7日《重庆晨报》消息说:6日,重庆市政协委员吴任军向大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加强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在建设“健康重庆”的同时,高度关注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他认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影响政府行政效能和导致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

    吴委员太有才了!又发现一个导致腐败的重要诱因。

    学没学过《心理学》的大致都知道一个道理:心理异常难免会导致行为异常。从这个角度说,贪官里难免有心理不太健康的,但是,这个概率是否到了“重要诱因”,恐怕还很难讲。吴委员是这样分析的:“最近,我看了7名厅官的犯罪原因分析,其中心理疾病就是一个重要诱因。唐文峰一手遮天,独断专横,这是一种狭隘人格;梁晓琦,第一次受贿只有50元钱,也许第一次50元钱并没有被发现,也无足轻重,但是这种侥幸的心理就渐渐铸成了巨贪;巫山晏大彬,他的爱好就是一个人关在家里享受那种‘数钱数得手抽筋’的快感,以满足一种占有欲。”

    所谓“独断专横”,在出事前一般称之为“有魄力、决策果断”,不仅不是疾病,还是有能力的体现;而如果“侥幸心理”也算一种心理疾患的话,估计这世界没有人是健康的了——买彩票的,横穿马路的,考试作弊的,舞台上假唱的,作假账的……随便一划拉都是抱有侥幸心理的人;至于“数钱数得手抽筋”的快感,我把它看做一种追求,而不能算是疾病,如果可能,我宁愿自己一家人都有得上这一“疾病”的机会。因此,“心理疾病成贪官重要诱因”的说法,多少有些无厘头。

    公务员心理疾病问题的提出,让人感觉公务员都很脆弱,免疫力很低。就在去年底,有调查发现:公务员位居“中国十大最辛苦行业”之首,做公务员不但生理上操劳,更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个结论和吴委员的“发明”可谓一脉相承。看来,公务员真不是好差事,劳累不说,心理还容易生病。但是,公务员下岗的几率和风雨飘摇中的农民工失业几率,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上,怎么就混到排行榜首位上去了?而至于吴委员的“发明”,洋洋洒洒,我想请教的是:这些所谓的“心理疾病”怎么都“因钱而生”?市场经济,早过了“金钱原罪”的年代,贪官的“金钱型心理疾病”,无非是把不住关的人性之贪罢了。

    其实,这些问题研究到最后,恐怕不外乎一个结论:赶快加大投入,缓释压力、治病救人。怎么救治?既然压力大,就要减压,譬如一个人玩网游玩到手抽筋,就得两人小组合作;既然心理容易因钱而病,不妨再提提“高薪养廉”,又廉洁又救人,理由够强大了。

    公务员的生存状态当然值得关注,但万事得有个度,不能因派发VIP待遇而搞出些歪理邪说挑战公众的基础逻辑。换个角度看,所谓“贪官多有心理疾患”的提案,也不是没有价值,起码告诉我们,贪官容易因钱而病,怎么治?很简单,想方设法让其远离不当得益,制度筑起铜墙铁壁,让寻租的手伸不进来,如此一来,官也贪不了,财政也不会多花冤枉钱,还有益于公务员心理健康,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心理医生救贪官是缘木求鱼

    吴任军委员兼董事长此论可谓惊世骇俗,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发现,如果这一结论最终被有关方面接受,那必然会对中国的反腐败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我想,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纪委、反贪局之类的机构,可以改建成心理医院了,而关押贪官的监狱,也应该改建成心理疗养院,纪委书记、检察官等也都应该由心理医生来担任。贪官们既然不过是一些“病人”,那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社会的同情、关怀、照顾,而决不是什么监督、制衡、“双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