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06日 00:00:04 来源:新华网
刘 鹏
2008年岁末胡锦涛总书记一句“不折腾”,击中了很多官员和政府部门的软肋,也说到了不少人的痛处。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期待政府和官员们诚心为民服务“不折腾”,社会各届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不折腾”之时,也希望时评和时评背后庞大的评论员队伍也能坚持“不折腾”。
国家的开放,媒体的重视,让时评成为与新闻一样实现舆论监督的功能。时评正逐渐成为一种受广大老百姓喜爱、受媒体青睐、受政府重视的文体。但时评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诸多“折腾”,比如言不由衷、话题重复,有娱乐化倾向等。
那么,2009年时评如何确保“不折腾”呢?
首先,评论员们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时评人要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要有道德良知和社会正义感,对事件、新闻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能见什么评什么,见什么质疑什么。说加强学习是为了提高内在功力,要争取达到一针见血,而不能把时评写得不知所云,误导读者。
其次,时评要去功利化。时评不仅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更代表多数老百姓的想法。或为民谋福利,或鞭挞社会丑恶,或赞美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它不是某一个人在写,更不是写给某一个人看,它与新闻一样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因此,时评不能为写而写,更不能为替个别人辩护、为少数人代言而写。时评人行文之前首先要想想“我想说什么”,行文之时也要时刻反问“我在说什么”。
再次,时评要戒浮躁。时评求快、求时效,但绝对不能浮躁。时评人应有自己的分辨力,不能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新闻一哄而上。比如如果有新闻说“某专家建议炸掉故宫盖商品楼”,请大家先想想这个“新闻”是真是假;比如你在路上遇到一位助人为乐的“雷锋女”,请不要急着以“作秀”来定性。
最后,时评要辨主次、分轻重。时评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为重;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关注民生民计为重。对肆意乱来者要有质疑到底的勇气和毅力,对美好的事物也不要吝惜赞美之词;对言论不当者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据理力争,对蓄意炒作欲借此达到出名或其它目的的人,要有“你有炒作的自由,我有沉默的权利”的气度,要把这些人“挂竿凉起”而不是紧追不舍反中其圈套,如此等等。
时评人不折腾,媒体不折腾,舆论才能不折腾,不折腾的时评才有望做社会进步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