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的标志铜牛塑像(资料图片)
阿钟点评:华尔街的牛熊了,金融大佬们一个个都垂头丧气,以前要说您是混华尔街的,那是倍有面子,现如今,只好一声苦笑。据说,金融危机是掌了华尔街的脸,长了中国人的脸面,大约这是事实。以后向老美们学习的时候,还是得悠着点,要活学活用,千万别把自己给装进去了。
到巷子理发店剃头,理发师傅也在说金融危机,说断命的华尔街,断命的次贷危机,把中国人也弄得鸡犬不宁。秋末说,金融危机与理发无关吧,发再长总要理的。她说,怎么无关,原来又吹又卷现在剪剪就算了。
问做服装出口的女儿,华尔街的影响有多大?她说,影响不一样,要看做什么服装,高档的名牌的影响大,中低档的进大卖场超市的影响小,不少美国人改变消费档次,中低档消费队伍扩大了。影响最大的还是汇率,美元贬值,出口利润少了,甚至等于白做。中国企业与华尔街确是性命攸关。
华尔街与中国人近了,天天说世界经济全球化,怎么全球化,现在看到了,味道也尝到了,甜酸苦辣,什么味儿都有。
华尔街,不就一条街嘛,全长不过是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大约与苏州的观前街差不多,抵不上王府井大街和上海的南京路。今日华尔街已是旅游胜地,它仍是美国金融中心的符号,世界金融中心的代称。
一个次贷危机,使华尔街风光不再,多多少少低下了高昂的头。近几十年近百年,许多人常看华尔街的脸色。华尔街的脸色决定着许多国家的命脉。据说,金融危机长了中国人的脸面,救金融,救经济,救世界,要有中国人参与,要听听中国人的话。大约这是事实。中国政府决定扩大内需,一动手就是几万个亿,世界一片掌声。上次化解亚洲金融风暴,中国人就立了功,只是后来有些人记得,有些人健忘罢了。我们不能拿脸色给人家看;不过,底气是要长的。
华尔街这个教员,教给中国人的着实不少。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经济体制,好与差、管用不管用,都是相对而言的。王蒙先生最近在网上说了这样意思的话:三十年来中国知识界更不看好全盘西化了,而是认可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了,补台而不拆台了。王蒙说的也是事实。市场经济这本书没写完也没学完,中国人完全可以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上有所建树。
2008年,有件事也应该知道,六十年前别了的司徒雷登,六十年后又回来了。上了年岁的人大都读过那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名篇《别了,司徒雷登》。这篇评论记录了一个时代,告别了一个时代,美国离开了中国,白宫、华尔街离开了中国,美国插手中国的手断了。司徒雷登是那时美国在中国的符号,司徒雷登声名狼藉,他推托不得,这是历史。
今天,回来的司徒雷登,葬在西子湖畔,青山绿水相拥,百万杭州市民相伴。司徒雷登生在杭州,能讲一口流利的杭州话,爱吃杭帮菜,做过传教士,筹办过之江大学,首任燕京大学校长,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与学生一起游行示威,还被捕入狱,在大使任上曾促白宫承认新中国。他希望死后骨灰葬于中国,确是像似一个中国人甚于一个美国人。
四十年之后,司徒雷登魂归西湖,中国人民以礼相待,鲜花相迎,他的愿望得以实现。为什么要40年?认识需要时间。司徒雷登也是一本书。书中说,文化是割不断的,文化是交流的。(朝花 原题:另眼看世事)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