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阴公安网上五毛钱硬币招领启示 截图。来源:红网
叶传龙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具有时代特色的儿歌曾影响了几代人。拾金不昧固然值得表扬,可现在你丢了几分钱、几毛钱还到处找,恐怕人家会以为你财迷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江苏省淮阴公安网上看到一条失物招领告示,淮安市一名小学6年级学生蔡卓樾在西马路口捡到一枚五毛钱硬币,交给了正在执勤的交警,公安部门将其拍成照片挂到了网上,让失主带身份证件前来领取。(1月4日红网)
小学生拾到五毛钱,能主动交给“警察叔叔”,反映了孩子纯真向善的一面,但是,公安机关将这五毛钱硬币拍照挂网,供人认领,虽然褒奖了孩子的拾金不昧行为,但由于货币本身是不记名、不挂失的,这五毛钱究竟是谁丢失,又有谁会花功夫来领取,公安机关会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失主身份,以及将硬币制成数码照片上传到网上,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此事一出,便遭网友热议,认为淮阴公安部门此举不过是糊弄人的形式主义,有作秀之嫌,是浪费行政成本。
多数网友对淮阴公安部门这种做法并不买账。看来,行政服务也要讲成本、讲效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刚建曾说过,“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行政服务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只有关注行政成本,才能使行政服务更显理性。
一方面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方面又要兼顾行政成本,两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只要把握适度,考量民情,是可以做到“鱼与熊掌兼得”的。如对各类事故中遇险民众的抢救,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就体现了对民生的关切,这种抢救也许成本较大,但能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就现实来看,民众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服务,有的放矢的服务,而对那种以服务为名的空洞服务、花哨服务,并不欢迎。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的服务也是有成本的,而成本最终将分摊到纳税人身上。可以想见,五毛钱招领虽然兴师动众,但最终只会不了了之,难有结果,空有形式,得不偿失。
网民的苛刻和敦促,也给政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这也是行政活动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执政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不容易,难就难在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最大化的服务,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这里,任何华而不实的虚招都不会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