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年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令人乐观。在西方,金融危机的阴云仍在聚集;在中东,短暂的和平被空袭打破;在南亚,一度缓和的局势又骤然升温;还有刚刚平息的希腊骚乱和再次出现在曼谷街头的示威人群……世界看上去真的有些让人担心。
面对局势不那么明朗的未来,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准确地预测未来,而是准确地把握现实,认真地回顾成功的经验。当今世界仍然处于进步之中,和平与发展还是主流。从经济层面看,各大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兴国家发展迅速。各国的社会保障基础也比以往坚实,对经济危机的承受力更强,应对经济危机的手段也更多。
从政治层面看,全球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协调能力近年来在不断增强,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制约战争的力量在增多,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很难扩散成为大规模的多国战争,特别是不可能导致大国之间的战争。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提升,对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贡献不断加大。同时,发展中国家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它们参与全球治理正成为可能。
作为发展中国家重要一员的中国,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抗震救灾、举办北京奥运会和应对金融危机,展示了追求和平的坚定信念和负责任的大国风范。中国的努力表明,发展中国家将在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这必然会推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朝向更为公正与合理的方向发展。
世界面临的难题当然还有不少,但未必会因为失去西方的主导而变得更加混乱,人类社会不会总用一种固定的方式进步。现在的世界,看似无极,实则却是有极的,这个“极”不是指某一个或某一些国家,而是指一种机制。世界正在寻求一种加强协调、共同承担责任的机制。
这个特点在2008年表现得十分突出。我们在感受到金融危机严重性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各国合作形成的强大力量。在合作中表现出的协调意识、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协调,更是十分引人注目。
实际上,自冷战结束之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国际关系已经开始朝着一种机制化的方向渐进。尽管有些机制还很不成熟,甚至刚刚起步,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实力多么强大,都无法独自解决经济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增长和繁荣需要相互合作和依赖,需要建立并加强一个能够促进沟通与协调的有效机制。
正是这种变化,为未来制止冲突、减少贫穷、改良环境,使世界保持持续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希望。在跨进2009年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全球为此做出的共同努力和取得的成功,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丁 刚)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