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久耕事件”的标本意义
2009-01-01

2009年01月01日 10:05:40  来源:红网

    因抽高价烟戴名贵表被网络曝光引发网民声讨的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长周久耕,28日被区委免职;而同日,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通过当地媒体表示,要认真听取通过网络渠道表达的民意心声,大力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
    
    “周久耕事件”以民众期待的结果落下帷幕,无疑凸显了网络舆情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干预越来越直接,其影响极其深远。它的标本意义不同于其他几件网络事件:
    
    首先,“周事件”表明,民意不可逆。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或言论,如果与百姓根本利益相冲突,与主流民意相悖离,他的权力基础将出现松垮,舆情声浪有可能通过偶然事件形成问责压力,促使主管部门“挥泪斩马谡”。周久耕之所以被网民人肉搜索揭出奢侈消费的影象,盖因为他要惩罚查处低价销售楼盘的开发商之言论,得罪了期盼房价下跌的广大中低消费者和憎恶政府渔利的房产商。可以说周是代人受过。据当地反映,周是一个敢管事作风硬的一把手,他的表态基本上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为规范房市交易和稳定地方利税而使出的撒手锏。但他惯常于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只考虑官方利益少考虑群众利益,因而被不起眼的“下”轰下了台。这个教训是深刻和新鲜的。在大力推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今天,只唯上不唯下的为官老黄历不灵了,“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或许是戴稳头上这顶乌纱的关键。
    
    其次,“周事件”警示,小节能放大。干部作风无小事,上面是天天喊月月喊,但喊了也白喊,为什么?因为小节问题从来就不是职务升降的红线。然而,红头文件所没有的“上纲上线”,周久耕事件这次却明明白白地把它还原给人们,着实令人深思。此前,国家交通部海事高官林嘉祥因酒后失态搂抱小女孩被网评罢官。周久耕比之林,不检点的性质那就小巫见大巫了。抽些高档烟,喝点高价酒,穿穿名牌衣服,坐坐名贵轿车,甚至住住顶级酒店,这些奢侈的官员消费行为过去实在不鲜见,在很多人看来,虽然有些扎眼,但要把它和腐败、劣迹联系起来,还真需要勇气和想象力。但周久耕的下场如雷贯耳,一方面公款消费、奢侈消费起码在表面上从官场得到遏敛,官员今后将把公众形象作为必修课,小节问题会成为官员人人自危时时自律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两节;另一方面极大地鼓舞民众“以俭奢识干部”,纳税人举报和网民考查将趋于常态,成为党员干部民主评议的重要补充。
    
    再次,“周事件”印证,丑闻捂不得。对涉及领导干部负面评价的公众事件,地方党委和政府不能一味捂着盖着,力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反要立即引起重视,主动应对,高调表态,尊重民意,澄清真相。这样可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把事件导向积极的方向。周被网络暴光后,一时间传言四起,民怨沸腾,可当地有关方面却试图或封媒体口,或对外界沉默,或顾左右而言他,丧失了积极应对的姿态,以至网民把质疑矛头指向政府,这无疑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使事件产生了次生灾害。直到市委书记数天后怒而拍案而起,公开表态要重视民意介入调查,给群众一个交代,事情才发生根本扭转。这也才有了网络上对南京文明城市候选资格先斥后赞的天壤之别,这才有了“周久耕事件”给历史留下的一个完整镜鉴。[西风]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