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01日 16:35:31 来源:南方日报
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
今天,当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在这块土地的时候,新的历史已经开始。这是2009年,又一个三十年改革的新起点,我们选择了出发,我们已经出发。
30年前,我们在百废待举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选择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迎来30年的蓬勃发展。旧貌不仅换了新颜,而且,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也在悄然转变:一个追求自由与开放、民主与法治、公平与公正的公民群体形象跃然而出。历史十分清楚:当我们选择迈向市场经济大道的时候,中国终于走在了全面现代化的征途中。
现代化是个永远不老的命题。新的时代有新的现代化诉求,洋溢着新的渴望。“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无论取得什么样的发展成就,国力如何昌盛,都不是停滞和倒退的理由。只有永远向前,中华才能在这个地球上生生不息,卓然而立。向前改革,前面依然沟壑重重,诱惑与陷阱并存,压力与动力共生。但我们必须首先走过改革的迷茫期,而不是以非改革、反改革的种种说辞来折腾改革。
不折腾,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寄寓。今年,共和国将走过整整一个甲子的旅程。前30年我们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其乐无穷”中穷折腾、瞎折腾,大乱从未大治;后30年我们勇敢地革新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兴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走向世界,走向开放,与举世的人类文明交相辉映,中国由此一点一滴地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尊重。
60年长路漫漫,在历史中书写了迥然不同的两笔。拂去征尘,我们依然在路上。是的,在路上。在路上我们寻找到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答案,寻找到了如何接洽人类共同文明的答案,更寻找到了如何让国家崛起、让人民幸福的答案。如今,历史将再起新笔,这是一场崭新的考试。这一笔起得好与不好,直接决定考试的成败,决定新一个改革循环期的方向。
2009年,仍然是改革年。我们将继续与国际金融危机搏斗,危中觅机,变危为机;我们将继续与传统发展观搏斗,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我们将继续与失业、贫穷搏斗,保增长、保就业,让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得到富裕的机会,享受更多的公平与公正,也让已经富裕了的人们继续安康,让每一个公民的合法财产得到保障,更得到增长的可能;我们将继续改革,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未曾开启的改革、那些曾经夭折的改革,只要具备条件,符合潮流,民心就是改革的支柱。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希望从来依靠脚踏实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已经走过了30年,将要走过一甲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我们还将走过风风雨雨,走到新的繁荣。这是属于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也是自强不息、战胜危机的万缕曙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