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9 9:33:36 来源: 山东新闻网
作者:朱海滔
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针对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条例》规定,学校女卫生间人均实际使用厕位数量应当多于男卫生间厕位数量。学校和教师应当允许未成年女学生在经期内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12月28日《新京报》
一到课间休息,中小学校的女厕所常常出现排长队的尴尬现象。有记者曾统计50名女士入厕时间,由于如厕方式不同,女士平均上一次厕所需用时3分30秒,男士平均上一次厕所仅需1分10秒。从如厕用时来讲, 女性上一次厕所的时间是男性的3倍左右。医学专家也介绍,在入厕频率上,女人每天的入厕次数要比男人多。从生理上讲,女人除大小便需上厕所外,每月的例假期也需频繁地上厕所外;从解剖学讲,女人的尿道比男人短,一有尿意就得上厕所。
综合女性的入厕频率、入厕方式和入厕用时等这些特殊因素考虑,有人认为女厕应是男厕的3倍。但在现实生活中,女厕所比男厕所修得小,在各地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差不多都呈1:2的比例,更有甚者,一间房隔成两间,四分之三是男厕,有蹲位和小便池,而女厕仅占四分之一,只有一个蹲位。在会议中心、影剧院、商场等等公共场合,男厕所门前常常人烟稀少,而女厕所门前往往排队成龙是常见的事。甚至还有因为女厕所人满为患,而男厕空置。有女士忍不住,只好上男厕方便。
女厕为啥没男厕大?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在作祟。的确,在解放前和刚解放的几十年里,经常出差在外和参加工作的男性居多。女厕的面积比男厕小,也许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女士出门的人次远远少于男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男女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对等,现在女厕仍比男厕小,入厕位仍比男厕少,显然是由于观念上对女性的忽视造成的。
小小厕所体现大观念,彰显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广东省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学校卫生间等设施的建设、配置和使用上,照顾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使女卫生间人均实际使用厕位数量多于男卫生间厕位数量的规定,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标志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城市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我们期待各地都能学习借鉴,不仅在学校,在其它公共场合,都做到男女入厕平等,让女士入厕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