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茅于轼扔“两只鞋”
2008-12-26

2008年12月25日 16:05:47  来源:新华网

    毛建

    经济学家茅于轼向来颇为敢说,继“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有可能变富”,“个税起征点调至8000都低”的言论后,24日,茅于轼把炮开向了18亿亩耕地红线。他称,确保18亿亩耕 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12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这一颠覆主流的观点,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是为“扔鞋子”。我们应该尊重茅先生的发言权,然而,学术自由是双向的,允许茅于轼先生“扔鞋子”,也应该允许公众向茅先生“扔鞋子”。想必茅先生有此雅量,故而这里先向茅先生扔“两只鞋”,以成全其雅量美名。

    第一只鞋,茅先生到底懂不懂“三农”?

    茅先生称,“耕地和粮食产量无直接关系”,其理由是“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不要忘记,这一奇迹的创造源于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有效推进,是由于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持久努力。然而,今天这一奇迹很难复制。因为前期奇迹是建立在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起点低好提高;如今农业技术很发达,可反过来说,起点越高、突破越难。而且,当前各地方为了推动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以蔬菜、花木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其面积也是在18亿亩之内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那么粮食安全将无法保证。

    国内够向国外买,这更是荒谬。正如国务院“三农”专家所说,“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生猪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中国一伸手,世界就大涨。茅先生不会忘了吧?

    第二只鞋,茅先生到底懂不懂城市化?

    茅先生称,“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其理由是“房产价格上升并不是钢筋混凝土贵,也不是劳动力的工资高,而是土地供给有限”。茅先生可能忽视了一个现实背景,开发商拿地一般都有一个过程,去年房价最高峰时期楼盘所占土地,其实地价并非最高。而目前新上市的楼盘,房价有所下降,但地价与前期相比却有较大上升。地价低房价高,地价高房价却低,说明决定房价的根本因素还是供求,与18亿亩红线压根没有多少关系。

    茅先生又称,保护耕地“另外一个长远的后果就是延缓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几亿人口要进城不可能不占用农地”。这里茅先生显然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住宅占地面积一般较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城,其原有的住宅就可以通过规划、置换用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开始整合农村土地,实行集中居住。以此审之,保护耕地恐怕也背不起阻碍城镇化进程的罪名。

    两只鞋一扔,可见茅先生是坐在城市高楼里谈农村问题。联想到茅先生一直坚持的“富人论”,看来还是术业有专攻,研究自己的富人去为好。坐在富人的板凳上谈穷人经济学,这种学术的态度让人失望,研究出的所谓成果除了混淆视听,干扰中央正确决策的贯彻执行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建设性价值。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