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当如“王局长”
2008-12-23

2008年12月23日 08:41:07  来源:红 网

    12月20日下午,西北五省(区)党校研究生班咸阳考区,身为该校07级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员的陕西乾县科技局局长王显亮,竟然对一位重申考场纪律的考区负责人破口大骂:“锤子(当地粗话)考试,还弄得和真的一样,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致使该考场考试时间延迟10多分钟。(据12月2 2日钱江晚报)
    
    明人不说暗话,听了王局长“慷慨激昂”的“演讲”,我非常振奋、备受鼓舞,忍不住要站起来为王局长鼓掌喝彩。王局长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锤子(当地粗话)考试,还弄得和真的一样,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当前日益泛滥的“权学交易”面前,王局长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坦荡无私、大义凛然,绝对一等一的“纯爷们儿”,比那些表里不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小肚鸡肠的个别领导强出千倍万倍,其不畏权势、敢于将潜规则挑明的勇气更是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正如王局长所说,现在许多领导干部的硕士和博士文凭都是“掏钱买来的”。领导干部连本职工作都忙不过来,而且现在许多人所就读的院校往往在千里之外的异地,哪里有时间和心思去读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最多的是点个卯、报个到,平时是不是和导师打照面都不好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当然,官员有了硕士和博士的“包装”以后,仕途将会由此变得更加光明和顺利,提拔和晋升的理由也更加充分。
    
    而一些院校,将文凭化作谄媚的礼物,对特殊人群实行“宽进宽出”的优待政策,主动为官员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学校俨然已经成了“学位批发点”,只要你够级别、有名声,不管是否符合入学条件,都能“特招”进来,平时来不来上课无关紧要,一些学校甚至动不动就拿某某省部级高官在自己学校“在职就读”硕士和博士作为炫耀的资本,在声势浩大的校庆活动上更是力邀高官名流“校友”捧场贴金。一些官员学生则对学校和导师感恩戴德,学校和导师一旦有需要,就会投桃报李,利用自身权力为学校谋取种种或许不正当的好处,为导师及其家属送车送房、安排工作更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高校和官员学生之间可谓“心有灵犀”,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则往往变成了“开卷有益”和“简化程序”,硕士和博士学位“得来全不费工夫”。如今,却有人要重申考场纪律,真是不知好歹,被以王局长为代表的官员们斥骂也实在情理之中。看来,诸如“重申考场纪律”之类的作秀举动,以后最好也简化掉,省得官老爷们不开心。
    
    说到最后,我想偷偷地问王局长一句,你“买”文凭的钱是谁拿的?掏自己腰包还是公款消费?当然了,你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司爱武)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