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 07:5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王攀
经过一周的准备,宜宾职业技术学院15名大学生为贫困山区和灾区群众募集到了280件衣服。近日,他们提着这4大包衣服来到宜宾市红十字会时,却被拒之门外,15名学生感到非常茫然。红十字会称“拒收”是因为处理旧衣物太麻烦。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水平低是一个老话题。比如,很多发达国家的慈善机构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家,其中掌握的资金总额占GDP的5%-10%,而中国目前的慈善公益机构才100多家,而且绝大多数属于“官办”的,掌握的资金总额还不到GDP的0.1%。
影响慈善事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慈善意识,二是慈善成本。中国人多,人们常说每人为慈善捐1元钱,全国就是13亿元善款,但这么好的慈善基础,慈善事业却发展并不好,原因在于国人的慈善意识不强。慈善成本同样影响人们的慈善行为,慈善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慈善捐款不能超过他的承受能力,另一个是慈善过程中所付出的物质和精神成本不能过高,如果慈善捐款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慈善到达成本过高,人们也不会慈善。
发展慈善事业的措施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两条:一是提高人们的慈善意识,二是减少人们的慈善成本。但与此恰恰相反,宜宾市红十字会拒绝15名大学生为贫困山区和灾区群众募集到的280件衣服的捐赠,恰恰是打击了人们的慈善意识,增加了人们的慈善成本。
可以想象,当15名大学生兴冲冲地把自发募集到的250件衣服捐给红十字会时,一个闭门羹对他们的积极性将是何等打击。一些参加了募集活动的同学表示,以后再不会做这种“傻事”了。通过这一事件,将不知道有多少人再不会做这样的“傻事”;而当人们向为贫困山区和灾区群众捐赠棉衣时,他们就有可能因担心红十字会拒收而放弃。
同时,红十字会的拒收行为也提高了人们的慈善成本。红十字会要求提供新衣服和现金,这对于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们来讲,是无法承受的。大学生向贫困山区和灾区群众献爱心,因为红十字会的拒收,又没有更好的方式将自己的爱心直接献给灾区群众,以至于慈善成本过大,让慈善行为夭折。
当然,我相信宜宾市红十字会所言“拒绝旧衣服是因为过于麻烦”也是客观事实,但这些麻烦显然不是打击人们慈善意识、提高人们慈善成本的理由。与新衣服、现金相比,向贫困山区和灾区群众捐赠衣物,对红十字会来讲是麻烦了一些,但提高人们的慈善意识、减小人们的慈善成本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两大动力,不珍惜这些动力,还人为地打击人们的慈善意识、提高人们的慈善成本,实在令人不解,因为,羸弱的慈善事业受不了这样的双重打击。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