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益性岗位”筑起助困大堤
2008-12-19


让“公益性岗位”筑起助困大堤

 
  jinbw.com.cn  时间:2008-12-19 3:43:22 来源:东方今报  
 
□今报评论员 赵志疆


    对就业困难者来说,明年很可能会收到政府送来的公益性岗位。昨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明年,政府将掏钱买10万个以上的公益性岗位,专门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详细报道见A08版)
    所谓公益性岗位,就是政府重点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统计的通知》对公益性岗位作出的解释是:“主要由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公益性岗位起到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之际,公益性岗位对于那些就业困难群体来说更显得弥足珍贵,政府再度慷慨解囊购买公益性岗位,无疑给这个寒冷的冬日送来了温暖的阳光。
    与所有其他工作岗位一样,公益性岗位本身也存在着竞争。虽然劳动保障部门努力宣传政策,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用工单位,不定期召开用工招聘会。但受用工单位需求、用工计划等限制,不可能把就业困难人员全部安置,而只能通过灵活用工等手段不断疏通就业渠道。而即使是已经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人员,也不是长久安置。根据国家规定,公益性岗位补助期限最长不能超过3年。也就是说,如果只依赖公益性岗位,而不能积极寻找新的机遇、新的出路,3年后一样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显而易见,拥有公益性岗位不等于进了“保险箱”,而应该把公益性岗位就业作为自主创业的跳板,积极开拓自主创业渠道。
    面对公益性岗位就业压力增大的现状,劳动保障部门应更加积极地不断推出多项措施,从而使就业困难群体有更多的出路。除了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一般用人单位、扩大就业渠道之外,还可以通过企业审批、减免税费等方法,鼓励私营企业任用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就业训练中心,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充分调动和挖掘自身潜力,走出自己的创业之路。
    从这种意义上说,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福利“兜底”,更是一个助推劳动技能提高的激励机制,同时也是一块放飞激情与梦想的平台。只有在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公益性岗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威力,为广大就业困难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大堤。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