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对山寨文化有一种心理需求,却不想自己置身于山寨之中,这恐怕是时下不少文人的微妙心理。所以山寨文化从一开始就是避开责任意识而迎合某一部分大众一时之需的东西,发乎民间,存于娱乐,一定止于规范。
偏有人想把山寨弄成什么向权威挑战的砝码,似乎这样就给自己留下了无限憧憬——一个可以从山寨边看笑话的机会,“鹬蚌相争”,得利的虽不是渔翁,但看笑话的一定是站在渔翁这边的人,这多聪明!只分利,不出力;最安全,且保险。可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法则便被这些文人给丧失殆尽了。
所以,山寨版最终是个什么东东,还是让时间来定夺吧。时下可不得了,不管是主流大报还是门户网站都对山寨情有独钟,还进行了大篇幅地报道和讨论,而且频送秋波来暗示这一文化很有发展的前景——谬矣!让喊得最凶的人到山寨中生活一段时间再说话,山寨的蚊叮虫咬,风雪交加可不识人间学识和职位,在山寨品尝个中滋味,再说山寨的好坏就有发言权了;退一步讲一个山寨弄那么多专家代言干什么,不过又是一个明星代言一个没有出场证明的产品而已,或者,又多了个现代版的叶公好龙?
由此可见,对山寨文化的代言人得有个要求,必须是真正用过山寨的产品人,别享用着高品质的名牌正品,嘴里却畅谈山寨版的廉价品多么适用,这是典型的阶级二分法的思维,自己承认什么阶层的人该享用什么样的产品,想象着大家会相安无事——错了!那些使用山寨版产品的人是不满足于山寨地位的,它的出现就是想穿上山寨的披风来争要一个合法的身份。君不见现在连山寨版的警服和警车都杀出来了,有一天山寨版的大学 和 教授和大家见面的时候,那才叫热闹!真不明白从一流学府里出来的文化人对山寨文化怎么这样情有独钟,“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我看是送错了地方,或许这些人本身就是另一种山寨!
说白了,山寨版只是个娱乐秀和个体的行为艺术,充其量占据小报的一角,成为一时的点缀足矣,决不能成为主流。虽然有山寨叫板央视的噱头,但到处都是山寨喧嚣的乱象会扰乱视听,新鲜一下得了;专家特爱拿外国说事,说外国就有山寨版的飞机,其实那就是一个个人的爱好而已。如果我们不明就里地把一些外来的东西植入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缺少天敌束缚的前提下,外来物种的疯长会让我们瞠目结舌;也就是说当法律条文还没有完善到对一些外来物种加以限制的话,任其发展是很容易生成大祸的,普通人生存的空间都会让这版版山寨给吞没了!真的搞不清楚,当世界新技术大潮滚滚向前进发时,我们却开启了山寨文化时代,这张名片不知推到世界上会效果如何,看看以专家的名义能有什么起色!要知道发展不是为了迎合和低就,而是引导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理念,这才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有专家又说这迎合了一部分中国人的口味,那么就应该有流行的必要。其实这个判断羞辱的是说话人的智商。只要有需求就要被允许,那么我们的禁烟行动如此迟缓而毫无效果就有答案了;烟没禁住,烟民倒向低龄化发展,这不就是迎合在作祟!说白了这个判断的结论就是有税收就行,而且是现钱;至于责任意识的缺失而不能从长计议是当下的时代诟病。该提醒的是,我们要有危机感了,因为,竞争加剧的世界格局不会给我们太多自由娱乐的机会,如果我们还意识不到民族产品品牌和民族文化理念输出对一个国家形象有多么重要的话,山寨版可能毁了一个民族的形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