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民政局宣布将向全市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资料图片
成都市政府将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拉动内需。在12月11日下午成都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民政局率先宣布将拿出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发放给全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每人100元。
据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翔军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向困难群体及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冰表示,民政只是率先进行的一个部门,只是一系列政策中的一部分。此后,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还将出台相关拉动内需的政策,发放消费券。
正方:消费券可为拉动内需助力
与其说消费券是为刺激消费的一种手段,是政府的一次惠民实践,不如说是一种“抛砖引玉”式的消费信心暗示,是政府民生服务理念的一次提升。它所带来不仅仅是立竿见影的人均100元的消费量,还是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契机,也是公共财政向民生化转型的一次机遇,更是外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它将为我国经济迈入“内需时代”起到助推作用。
直接向百姓发放购物券,并且限定短期内消费,这种消费是最终消费,能从根本上拉动需求,并且拉动的产业链相当长,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很大,效果很好。
直接发放购物券的形式比直接发放现金效果要好得多。发放现金,百姓可能储蓄起来不消费,而发放购物券则必须在一定时间里(比如三个月)消费。这是实实在在、直接的消费力量。
反方:普发消费券不符合国情
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指出,中国应该和美国一起通过发放巨额购物券刺激全球经济计划,引领世界走出正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具体来说,可以发放总价值为5000亿美元的购物券,有效期为三个月,消费者可在有效期内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对穷人来说是很好的生活补贴,而零售商则可以用税票的方式进行提交,并且从中得到实惠。
虽然不排除蒙代尔有希望中国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多做贡献的“私心”,这仍是一个很有思辨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建议。尽管政府向百姓发“红包”在东莞等地有局部实践,但全国普发,无疑是一个无法被采纳的思路。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外需不足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各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举措,而减税退税作为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的一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作用。所以,财政部通过减税退税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还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减税退税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很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