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魑魅魍魉2009”
2008-12-10
2008年12月10日 00:00:59  来源:新华网  

新余考察团在《意见反馈表》上称“服务热情周到”。 资料图片

    付瑞雪 

    “魑魅魍魉2009”只是上海一名普通的IT技术人员,偶然捡到了两省官员公款出游的详细资料并在网上曝光,后续“影响很大”:两名官员丢官,多人受处分,政府公共财政该如何更加透明接受监督的讨论再次被引燃……(12月9日新华网)

    这几年,通过网上举报、揭露腐败案件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引起民众、媒体的极大关注,并成为司法部门监督、执法的又一重要渠道,网络反腐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新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监督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程序越来越完善,纪委、监察、审计等监督机构越来越多、监管队伍越来越庞大,在反腐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然而,与党和人民的监督需求相比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速度相比较,已有的监督制度有待完善,现有的监督力量仍需加强,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扩大监督力量的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类此“魑魅魍魉2009”这种行为的网络监督诞生了。

    网络监督这股力量,人民喜欢,党和国家欢迎,而贪官却痛恨、惧怕。网民们自费给纪委、报社邮寄举报材料,这说明他们嫉恶如仇,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与贪官做斗争、保护国家财产的爱国心;而他们隐姓埋名、利用虚幻网络进行举报,也说明他们还存有各种顾虑,对曾经出现过的打击报复举报者的行为还心有余悸。

    因此,党和政府要认识到网络监督的重要性,保护好、发挥好这种行为,给予举报人以安全及其他方面的保护和激励,引导其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奉劝那些贪官们一句,网络监督必将势不可挡,在这一潮流面前,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