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返乡农民工做点什么?
2008-12-09

作者:严华明    日期:2008-12-8 9:15:39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返乡民工潮不期而至,姜堰劳动保障部门正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升级转型。及时引导农民工在家乡投资兴业,变返乡就业压力为创业带动就业的动力,在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12月2日《泰州日报》)

     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企业陷入困境,许多中小型企业甚至破产,一批农民工开始陆续返乡。姜堰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为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此举令人称道。

    在返乡的农民工中,不少人都经过数年城市的摸爬滚打,眼界宽、有技术、有资金,不乏有用之才。这些农民工突然返乡,思想上受到冲击,可能一时不能适应。因此,对于这次特定气候下的“凤还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与他们“牵手”,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归巢”的温暖,激励他们利用在城市积累下的资金、技术和经验,把所具有的“亦工亦农”的“双栖”能力和特质充分发掘和发挥出来,积极创业,再显身手。

    “牵手”之时,决不能忽视“充电”。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人力资本的提升与参与培训者的培训投入是成正比的。金融危机会使一些产业层次低的企业倒闭关门,同时也会促进企业的升级转型。企业的升级转型会对劳动力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谁的技能精,谁的就业机会就越大。而且,以往由于农民工走向分散,流动性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多,输出地政府部门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统一组织有效的培训。这次非常情况下的集中返乡,不仅使政府可以组织规模化的培训,也有利于我们整合返乡人员带回的技能、信息等资源并进而丰富培训资源。

    姜堰劳动保障部门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契机,抢在企业升级转型前,完成劳动力技能的升级转型。因此,能否让部分失业的农民工被企业吸纳,实现再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就业的措施,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前不久,国务院出台的十项扩大内需的措施等,其间孕含着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们留下了争取农民工再就业的广阔空间。

    此外,还要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返乡的农民工中,不少都是“两低一大”对象: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低下,年龄偏大,丢掉工作后另谋生计困难重重。加之他们大多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参加社会保险比率较低,失掉工作也享受不到失业保险待遇。因此,除了给予返乡农民工各方面的关注和关心外,及时为返乡农民工撑起社会保障的安全伞非常必要。各地要按照“保险全覆盖”的要求,在落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制度设计,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等。探索如何用好用活失业保险,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方法和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与返乡农民工“牵手”,为他们“抢机”、“充电”、“撑伞”,千方百计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归巢”的温暖。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的头等大事。正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诉求,也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在当前失业、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只要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抢抓机遇不松手,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就一定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来源:泰州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