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道冰凉的火
2008-12-03
人生一道冰凉的火 (2008-09-05 17:30:47)

水城◎谈艺录 ■似乎是火,似乎是冰,在冰火两重的世界里,合一在写他的诗


人生一道冰凉的火 

作者:赵存吉(聊城日报副刊主编)《聊城日报》9月5日B4版水城

文章地址http://news.lcxw.cn/lcrb/20080905/index.htm


    如果一个不懂诗的人,去读一本诗集,读任合一的诗集,会读到什么?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便笑了。自己本是不懂诗人的。但是,也许,可能,道不远人人远道,诗不远人人远诗。读诗不需要技术,不需要准备。一首诗,与我们不期而遇,在生活里与我们劈面相逢,然后,你被那首诗击中——再然后是什么?
   不知道。人不可能在读一首诗后就与自己的生活讲和,然后知妥协,知让步,知道适度的后退多么珍贵,我们与生活相安无事的路依然遥远。
   我们还会感觉到生活的疼痛。这种疼痛也许并不是在任合一诗集《钝》的扉页里雷抒雁的那句题辞:“诗性的痛苦”,痛苦不诗意,但痛苦还会是痛苦。那种痛苦来自于生活的迎面痛击,是被钝器所击的疼痛。
    我觉得这是这本诗集名字的源起。
   随时随地的疑难,突然而然的胀痛,这是生活的常态。爱与恨尖利的感觉,并不在任何时候都构成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但“钝”,却盘踞在我们的生活中央。多少时候,等我们在天色向晚,或者天光大亮,反躬自省,都会感到无尽的悲凉——一个人必须有这样的自省,必须经受这样的折磨,我们对生活的迟钝,使我们觉得人与人如此难以沟通又难以区隔——这正是那首《回家》的寓意与象征——“兄弟/你走天涯/拨弹两根弦的铁轨/无人喝彩/浸满泪水的双眸背后/有谁为你鸣唱/离开故土的辛酸”。
    兄弟,不是我们共同的兄弟,情愫,却是我们共有的经历。一个人离开,一个人走远,在迎来送往的双眼背后,谁解心曲?
   我一直以为这样的情绪并不健康。一生之中,劝慰自己最多的那个人一定是自己。不管你是诗人,还是非诗人。在第一现场与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的凉与冷,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欢愉。从这个意义上说,“钝”,使我们饱受痛苦——因为我们不够敏感,我们有那样多的过失。但 “钝”又让我们饱尝生活的喜悦——它使我们轻易的躲避了痛苦的第一现场。
   所以,任合一的诗在这个结点完成了他内容与意义上的丰富自恰。人生的欢愉与苦痛,都与我们的“钝”有关。这几乎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我们病诟的,我们歌颂的,原来是生活的本源。我们生活在“钝”的层面之上,为她受苦,受难,却又享尽欢愉。
   所以,在任合一的这本诗集里,我们看到的,正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马明博老婆,肖遥:人生极乐,是否和我一样/……/合一说,逍遥的世界/有几人能真正逍遥。”我觉得这简直不是品茗,却像是一种醉态。是敏锐的感知,却又似事后的聪明。这是锐利的感知,又是理性不识趣的反诘与迟“钝”。“只有一位漂泊的诗人/用流浪的心把我捡起/然后/写在他充满沧桑的纸上”(《烟头》)——这样的感觉并不新鲜,出现在这样的诗集里,却使其别开生面。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直接的摹写更动人心弦的呢?似乎是很早就注定的命运,在被捡拾的那一刻才昭然若揭。
    但,追问一句,这样的发现,能称得上是诗的发现吗?
    “写首诗吧/在这暖暖的冬阳里面/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蹦蹦跳跳的麻雀/也在朝你张望/院子里没有风/也没有人给麻雀撒下陷阱/倏然,个头最大的麻雀/带着他的老婆/还有他的孩子/朝枣树上掠去/懊悔,以为是我/把他们惊诧/蓦然,发现树枝上站满/他们的邻居”。(《冬日·暖阳》)
   这是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生活。生活里充满着迟钝与即时的感悟,充满着自作聪明与自作自受。我们明了,又如此呆滞。我们的关切如火,又隔膜如冰。
    似乎是火,似乎是冰,在冰火两重的世界里,合一在写他的诗。


    编辑点评:一本诗集,也许非要经过非诗人的解读,才会焕发她的光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