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人生
-------读《任合一诗集》有感
文/鲁先圣
认识合一十年有余,他从山东鲁西地区的聊城到济南,又从济南到北京发展,不仅仅在新闻界为自己打开了一片天地,在诗歌界也风风火火地蔚成风气。
这些年以来,合一只要打电话来,或者见面,他一定先谈自己的诗歌,除了告诉我又有哪一首诗歌在哪家报刊发表以外,就是自己对诗歌又有了什么新的感悟和理解。在当代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这样爱好诗歌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了。
合一在北京没有多久就融入到了一个诗人的圈子,这个圈子的许多朋友都已经是很有名气的诗人,比如蓝野,比如韩浩月。我曾经在去北京的时候参加过他们的诗歌沙龙,听他们一起疯狂的谈诗歌,看他们疯狂地喝酒,很让我羡慕。他们是一群充满激情和浪漫的诗人,他们一起写诗,一起欢笑,一起忧伤,一起呼吁救助患了重病的诗友。
我一直喜欢深沉忧伤而充满激情的诗歌,他的《回家,那山、那河、那海》就是。
怎么也找不到那座山
那座望山跑死马的高山
那座有着原始森林、敲着钟声的古刹深山
山,是一个人生的高度
是一个人用生命站在大地上的山
信仰,是一个人仰之弥高的山
怎么也找不到那条河
那条流淌了N世纪的大河
那条有着你我来生、万涓成水的生命之河
河,是丈量蓝天的绳索
是一条鱼竭尽一生也游不出的河
大河,是一个人百转千迴的河
怎么也找不到那片海
那片恣意汪洋喧嚣的大海
那片悬着一叶孤帆、漂流一生的苍茫之海
海,是容纳百川的勺子
是一个诗人寻找另一个诗人的海
大海,是鱼和人天涯尽头的海
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家
那个让人魂牵梦系的桃源
那个活着陶渊明君,鸡鸭相嬉的天堂人间
家,是人走累了的归宿
是男女老幼相扶相携享天伦的家
回家,是千百年来不倦的心愿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成功的,语言平易、朴实;意象单纯、明净;内涵也比较丰富。既有对世俗幸福的向往,又有不愿与众人混同的清高。
惠特曼是孤独的,但在孤独中他保持了一种博大的胸襟,为民主与自由歌唱了一生;狄金森也是孤独的,但她与大自然为伍,写出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哲理;弗罗斯特一度也是孤独的,自称是“一个与忧伤打惯交道的人”,临死前却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下这样的话“他和世界发生过情人般的争吵”,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与笑对苦难的顽强意志;海子是孤独的,却将自己封闭在个人的狭小世界里,自封为王,整天沉浸在神话、史诗的梦幻。但是合一不同,他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到一个诗人升华,他成为了一个忧伤与激情的诗人。
合一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是现实中的任合一绝不缺乏激情,也不缺乏浪漫;他在这个时代里收获了自己的友谊和尊严,也收获了可贵的诗歌。由衷地祝贺合一。
注:本文作者鲁先圣为《读者》杂志全国百位签约作家之一,龙源期刊网签约专栏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苍茫人生》《智者的幸福》《原上树》等,作品入选数百种选本.现居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