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01日 00:00:18 来源:新华网
许博渊
我中华民族有一张饱经沧桑的脸。这张脸上刻满了五千年历史的皱褶,记录了列祖列宗的喜怒哀乐,兴衰成败。五千年来,我中华大地有时政通人和,风调 雨顺,有时兵连祸结,血流成河。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先人生于斯, 长于斯,歌于斯,哭于斯,于奋斗歌哭之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深藏于这些皱褶之中。作为后世子孙,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读通这张脸,即使是大师宗师。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去读它,以获得一个大体的认识,否则我们就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从这个角度观察,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热有其合理性。然而,我们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现代人容易眼花缭乱,莫衷一是,有的人甚至会捧着那些阻碍我们向现代社会前进的历史积垢当作宝贝。出现这样的滑稽场景,原因在于没有明白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何在。
在喧嚣和迷茫中,有一个事实,也许并非所有人都会注意到:我国政府正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提炼中国的国家软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我国政府总结了历史经验,分析了新的国际局势,认为世界人民所面临的课题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这与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有着很大差别。国际政治中于是出现了一股新风,并正在获得发展势头。
和谐文化,和合文化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文化,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强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君子和而不同”。中国政府提出承认各国国情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性的主张。历史上,西方人只承认一个上帝,否认有别的上帝存在,这才有了清一色的基督教国家、基督教世界。他们还曾竭力扩大这个世界,让他们的上帝一统天下。而中国不同。中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儒、释、道共存,成了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冷战后,美国又一次将标准化思维用到了国际上,在全世界推广西方模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政治上失败了,伊拉克就是一个典型;经济上也失败了,拉美是一个典型。现在,连始作俑者自己也被这个理论反噬了。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并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中国反复强调,尊重各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众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发现成功之路并非只有一条。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理也很可能成为涵盖世界的新文化,成为中国的软实力。
道家推崇守雌,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冷战后,西方竭力推销自己的民主模式,咄咄逼人,到处搞“颜色革命”,风浪所及,翻江倒海。而那些地方的人民生活却没有多少改善,有的还更差了。一场金融危机最后分出了高低,美国没有了往日那种“领袖群伦,舍我其谁”的气概,单边主义就此谢幕,干涉主义灰头土脸。而中国韬光养晦,埋头做事,积聚了力量,仿佛突然之间,全世界都惊叹中国的成就了,惊呼世界经济的中心向亚洲转移了。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有了一个大社会。每一个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文化,国际社会也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观,行为准则。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国家,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国际社会成员,中国理应在构筑国际社会共同文化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理应与各国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