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命不是演技
2008-12-01

去年在网上炒得最为火热的,莫过于最美女记者曹爱文为救助落水少女的事迹,在惊喜于中国竟还有这样懂得尊重生命,不把镜头看得比生命重要的记者之外,却看到了一系列的评论,竟然有人认为曹爱文的做法丧失了记者的职业道德,顿时,被一种几乎世俗的愤怒给激怒了。

曾几何时,我们的摄影记者们都牢牢地记住了卡帕的名言“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在报纸上,杂志上清晰的看到洪灾中痛失亲人的孤儿无助的泪眼,甚至可以在泪眼中看到映出的黑洞洞的摄影相机,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当官兵们从洪水中把难民救上岸时,众多的摄影记者伸出哪怕一只手给与帮助,洪灾现场俨然变成了镁光灯闪耀的舞台,难民的痛苦与泪水成了记者眼中最好的演技。

然而生命不是演技,不会是演不好了NG再重来一次。

这幅图片在网络上已经广为流传,非洲大饥荒时,凯文·卡特在路上看到一个因饥饿已经无法再前往救济站的小女孩,旁边是一只等待女孩死亡的秃鹫,凯文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个瞬间。作为摄影记者的他很明白自己要做的是拍摄下这震撼的一幕,但作为一个人,他更明白自己首先要做的是去救助这个几乎对生命绝望的女孩。

这张照片让凯文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摄影大奖,但是获得荣誉的同时,周围的质疑也接踵而至,很多朋友与同行都责问他为什么不先去救助这个女孩,对此凯文的辩解是:“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我拍下这张照片后,上前赶走了秃鹫,然后坐在树下,点起一枝烟,呼喊着上帝的名字大哭起来。”

辩解可以说服朋友的责难,但无法平复凯文作为人的愧疚,几个月后,年仅三十三岁的凯文在汽车里饥饿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接受的许多教育与培训都不约而同的要求我们隐藏一些,传递一些,女性在正式商务场合淡化自己的女性特征;工作中要传递严谨的信息,但是,在这所有淡化和传递之前,我们都是有着人性的人,我们必须传递和不能淡化的,是我们的人性,对生命的尊重,对伦理的规范。

而现在,站在文化传播第一线的摄影记者们,他们所要承受的不仅仅是凯文当时所承受的双重压力,更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的博弈,他们在目睹与见证的同时,也必须有感知。社会在摄影记者们的职业道德,教会并促使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最真实最震撼的画面之前,似乎我们更应该体会到的是人性的道德观,对生命的尊重与信仰,否则,他们在制造出震撼的同时,继续不断的“制造另一种悲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