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 00:00:55 来源:新华网
司马童
陕西徐家坪的上坪村140户人家在地震后无家可归。当地政府欲将其打造成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的示范点。然而住房越修越豪华,堪比县市里的别墅。工程方向政府的报价在12万,即使有国家和对口支援地的财政支持,村民们也交不起上万的资金,人们的期望被焦虑所取代。(11月25日《中国经济时报》)
这是不是又一桩“好心办错事”的样板呢?当地的许多村民没有遭受震灾前,也不过几千元一年的收入,如今房倒院塌、就业困难,已经举家住了几个月的帐篷,哪里还能拿出上万元的“样板房”自筹款?
一边是灾民们为了重建房的自筹资金而愁眉不展,一边按照县里的要求,上坪村安置点的主体工程必须在11月底前完工,并保证村民在新房里过冬。工程方为何在资金及时收回没把握的情况下,仍然加紧建设“灾民别墅群”?有位工地负责人一语道破了天机:这是政治任务嘛!
“政治任务”到底是什么任务,往往只能会意、不可言传,但浸淫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般都明白何以要与众不同地贴上“政治任务”的标签。拿“灾民住别墅”一事来说,眼下灾区人民最需要的,应是一个足以遮风避雨的温暖之家,未必特别期盼房子要有多豪华。那么,小小一个村的震后重建房,是怎么成了“样板别墅房”的“政治任务”呢?笔者翻来覆去把新闻报道看了个透,总算找到这么一句描述:11月7日,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到访视察,建设中的上坪村无疑是略阳县最受瞩目的工程之一。
领导视察级别越高,样板建设要求越好。不得不说,诸如此类“看官下菜”的“政治任务”,的确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甚至成了一种办事潜规则和官场经验。在一些基层和下属的眼里,凡是重要领导亲临视察过的地方,就必须是“做强做大做优”。谁没有把这当作“政治任务”,说明谁在工作中缺乏“政治意识”。所以,或许省长未必知道,他所看望过的灾民将来会住进什么样的房子,但下面可能早已“无限政治化”地认真对待、精心构思起来了。
“灾民住别墅”的政治任务,说穿了就是一种唯上不唯下的讨好和取巧。真正的救助对象成了无足轻重的配角,他们的感受在变味走样、重若千钧的“政治任务”面前,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