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 08:18:55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推行,用农民的话说,低保金就是“救命钱”。然而,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在有些地方,这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不仅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而且还出现大量的人情保、关系保,有的干部甚至弄虚作假为不符合条件的亲属办理低保。与此相反,有的地方则由于种种原因,一年到头也没有审批几户低保户,致使部分贫困户得不到及时救济。

一位老人站在海南省万宁市民政局大门口(新华网 庄斐 摄于2008年11月14日)
一年没有审批一户低保户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
经过几年在部分省区的试验之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去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然而去年全年,海南省万宁市民政局却没有审批过一户农村低保户,而今年到目前为止也才审批13户29人。这是不是说明这个地方的贫困户已经应保尽保?
记者日前在万宁市调查了解到,该市早在2005年就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这项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出现了人情保、关系保,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恶劣影响。
2005年和2006年,海南省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委会5名干部均为不符合条件的亲属办理了低保,目前该村共有21名低保对象被民政部门清退。同样存在干部违规现象的万宁市万城镇红光村共有17户51人因为不符合条件被取消低保资格。
因此,万宁市政府从2007年开始加大了对低保户的审核和清查工作。据万宁市民政局提供的一份材料,自2007年以来该局共组织两次大规模的农村低保核查工作,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230人。与此同时,从2007年1月至今,万宁市民政部门一共退回不合格的申请材料500多份。
2007年万宁市为什么没有审批一户低保户?民政部门的同志解释说是因为送上来的材料均不符合低保条件。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部沿海,总人口58万,其中农村人口41万,而农村人口中的贫困人口数量较多,光是残疾人就有3万多人。
据统计,目前万宁市享受农村低保的有6069户,共11554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8%。2007年全市发放农村低保金约为499万元。2007年,平均每人每月的低保金为38元,2008年则增加到了58元。
由于前些年出现大量的关系保、人情保,万宁市农村低保户最近两年主要是做“减法”。不过,在清退了许多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的同时,也使许多真正贫困的家庭不能及时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近两年来,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委会没有向镇政府上报一份低保申请,原因是村委会主任“不知道谁家更加困难”。
好事为何难办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约为9亿。妥善解决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农村,总体而言贫困人口较多,而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的面还不够广,需要救济的人还很多。
据了解,根据目前的情况,海南省万宁市只为“五种家庭”办理低保,这“五种家庭”分别为“一级重残户”、“多残户”、“重大病户”、“变故户”和“单亲户”。但是,在农村,贫困的形式和原因各种各样,事实上真正需要低保救济的贫困户远不止这几种类型。尽管在《万宁市农村低保申请审批表》中还列有“其他”的情形,但由于操作性不强,不易掌握,在现实工作中确实出现了“好事不好办”的局面。万宁市民政部门的解释是目前仍有许多更加困难的“五种家庭”没有纳入低保,当前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先保障这部分人的生活。

2008年11月14日,海南省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委会主任郑文荣告诉记者这是郑琼昌的家。新华网 庄斐 摄

84岁的郑琼昌双目失明,长期卧床。新华网 庄斐 摄于2008年11月14日

吴春凤(看天堂)今年89岁,目前也因中风生活不能自理。新华网 庄斐 摄于2008年11月14日
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采访时看到,84岁的郑琼昌双目失明,肌肉萎缩,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妻子吴春凤(村民习惯称其“看天堂”)今年89岁,去年因为中风而卧床不起。两位老人育有两男一女,大儿子是“五保户”;小儿子是三级残疾,他的妻子有病;女儿的儿子儿媳均为残疾人。即使家庭生活如此困难,两位老人还是无法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该村村委会主任郑文荣认为,郑琼昌夫妇只是年老多病,而且他们也拿不出“重大病户”的病历,因此并不符合万宁市民政局规定的“五种家庭”条件。

郑兴荣整天守着瘫痪的妻子,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新华网 庄斐 摄于2008年11月14日
与郑琼昌同村的郑兴荣的妻子瘫痪在床,家庭经济陷入了困境,女儿也因此辍学,但是因为没钱治病,没有病历,根据规定也不算是 “重大病户”。据群众反映,群爱村还有10多户像他们这样的贫困户,但都没能申请到低保。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把目光聚集在村委会主任郑文荣身上。几年前,他分别为自己的儿媳妇和妻子违规办理低保,新华社记者根据群众举报进行采访报道后,他的两名亲属退回了低保金,他本人也因此受党纪处分。今年以来,他迟迟不为村里的贫困家庭上报申请材料,据村民猜测,他是不是对此事还耿耿于怀,不愿为村民申请低保?
但是,郑文荣却坚持认为,如果严格按照市里下发的2008年低保工作方案办的话,目前村里没有人符合条件。在郑文荣家,记者看到这份工作方案,上面规定的申报条件确实比较“苛刻”。

2008年11月14日,海南省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委会主任郑文荣向记者出示《万宁市2008年城乡低保核查工作方案》。新华网 庄斐 摄

这是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委会于2008年10月25日进行公示的低保提名名单,其中包括郑琼昌、吴春凤(看天堂)和郑兴荣的妻子胡玉香。新华网 庄斐 摄
对此,万宁市民政局低保股股长温家良说,民政局只负责审批,村里和镇里如果不往上报,他们也没有办法。群爱村所在的大茂镇有关负责人也认为申报的责任主要在村委会。
如何完善低保制度
如何才能使贫困家庭应保尽保?目前,万宁市民政局对低保户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定期对低保户进行收入情况核查,原则上每户人均收入超过100元的就应该退保,并且及时审批新的低保户。但是,事实上,农村低保户基本上是“进易出难”,尽管生活提高,但是谁也不愿意退出低保。据温家良介绍,农村低保原则是应保尽保,民政部门并没有具体的指标限制,只要上报的贫困户符合条件,随时审批。不过,目前这项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
温家良说,首先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主要依靠村干部入户调查,村委会的意见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前几年出现的关系保、人情保较多的问题,万宁市民政局积极进行清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加强对低保户的规范化管理,为他们建立相关的档案,并对低保家庭成员就业、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年度核查。
而对于申请低保的家庭,万宁市民政局同样制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要求调查人员认真进行入户调查并张榜公示,而且民政部门不定期对低保户进行抽检。但是,由于经费和工作人员不足,开展大规模的入户调查比较困难,这项工作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对此,万宁市民政部门的同志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低保工作的配套经费应该给足。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万宁市一年的低保工作经费应为60万元,但是目前一年的经费只有8万元,缺口相当大,许多具体工作都无法开展。
其次,低保工作人员应配齐。万宁市民政局低保股目前只有股长一人属于国家公务员,另外三名工作人员都是下属单位临时派来协助工作的。而在镇一级政府低保工作人员更加少得可怜,基本上只有一名民政助理在做这件事。温家良认为,镇政府应成立“低保所”,配备一定的工作人员,加强对低保户的动态管理和申报审核工作。
第三,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对低保户的审查和上报均由村一级干部来组织完成,如果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处事不公,会严重影响到贫困户的申报工作。目前,群爱村的情况就是如此,截至目前,万宁市民政部门仍然没有收到一份来自群爱村的低保申报材料。而据记者了解,群爱村包括郑琼昌、郑兴荣两户在内至少已经有5户家庭已经向村委会提供书面申请,但却迟迟得不到答复。
来源:新华网